跳到主要內容

《心理誌》第60期–3:司法心理系列-圍牆裡的心理師

受訪者:法務部矯正署矯正醫療組及毒癮戒治科 彭瑋寧臨床心理師

採訪/撰稿: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蔡昀臻臨床心理師

校稿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詹雅雯助理教授

 

Image by Ichigo121212 from Pixabay

Q:當初是什麼契機開始投入矯正機構/犯罪心理的工作?

小時候很喜歡看X檔案,內容包含很多的犯罪或科幻元素,當時的我就對於人為什麼會犯錯、犯罪心理,或要是解開謎底很感興趣。後來到醫院實習,訓練以協助精神病患者為主,可是我認為心理工作並不是只針對精神病患者,而是所有心理狀況。恰巧就讀之學校邀請觀護人到校招募,有機會到法院帶活動,當時發覺犯罪者的社會功能與適應都是心理工作可以介入的部分,從心理病理的角度來看,犯罪可能也受到心理發展困難的影響,但卻沒有心理師在矯正機構內協助這群人。所以剛畢業,同學們在投各家醫院履歷時,我就決定到矯正機構工作。

 

Q:進到矯正機構工作,一開始心情是什麼、有沒有哪些符合自己的想像,又有哪些與自己想像不同。

  在心理專業方面,當時我們心理專業所學,大多是基於醫院或精神科的架構,以前與精神病患者會談的時候,有些患者的思考或反應可能受疾病影響而較緩慢,不收容人的精神狀態跟思考相對而言較為流暢,能夠穩定接受評估或接受長期心理治療。但其實初期大家都不太知道能夠針對收容人提供什麼樣的處遇,所以大家只能邊翻文獻,邊找看看可以做什麼樣的評估。記得當時的我先從班達開始,反正做班達不會錯啦(笑)!還有羅夏克、魏氏智力等,然後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測驗了,我們帶著學校裡的知識架構裡去認識個案,大家都像在盤古開天一樣摸索,後來接觸個案的經驗才逐漸認識收容人對心理治療的需求。

   在醫院做治療的時候,好像會有明確的衡鑑或治療目標,要處理的問題也有相對清楚的方向。回到矯正機構場域,多數的人可能會認為心理治療就是要來解決問題,像是毒品犯來做治療,就會預設目標就是要戒毒,性侵加害者來做治療,目標也是不要再犯,而收容人也知道自己入獄的原因,甚至知道心理治療會影響假釋,所以會在心理師面前會反覆表示他不會再犯。然而心理治療是以個案為主,我們更著重的是他這個人,從個案來談時所述的表面問題,在心理治療中,讓個案對自我有更多認識,進而對問題有不同覺知,同時也能夠適應社會這個群體,而不是抹除他之前的錯誤或把他「改正」。

  在制度方面,我當時進來矯正機構工作時,是因著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修法,將毒品犯視為具醫療身分,才有機會讓心理及社工進入戒治所,也是法務體系用心理社工職類的第二年。當時在矯正機構工作的心理師總數才20個左右,機構跟心理師還在相互認識的階段,機構人員不太了解心理師在做什麼、有著一些自己的想像,甚至很多人不覺得心理師是重要的,而我們也還在學習在這個團體中運作。猶記得當時有些同仁會提醒我們:「不要被收容人騙了」,起初不太了解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才慢慢理解收容人與機構人員間會有些利益、糾紛或是性格上的摩擦,機構人員認為收容人會刻意表現出自己良好的那面,來獲得管理階層的好感與協助,但這個跟我們心理工作的立場很不同。舉例而言,有些收容人可能表現出來心理治療只是因為可以逃避工作或配合處遇,對於管理階層,他們會認為收容人是為了這些利益而配合,但對我們而言,這代表著個案管理的機制需要逐步發展建立,讓不同狀態的個案都能從心理治療專業中獲得幫助,從接觸個案的機會,增加其議題討論的可能性,讓沒有意願的個案在治療過程中有更多自覺,也是治療目的的一部分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Q:心理師在矯正機構裡面做些什麼? 

  矯正機構工作大致分成三大類型,包含治療性、保護性跟一般性處遇(治療性:性侵、家暴、毒品、酒駕保護性:自殺、身心障礙、高齡、長刑期;一般性:除去上述兩者以外的收容人)。會隨著每一類的收容人處遇成熟度發展不同,而有不同的工作內容。以性侵犯舉例,服務對象會先篩選並進入治療,療程結束會評估確認再犯危險是否降低,而這樣的制度已經成熟運行將近10年,故工作內容就會相對系統化及完善。然而像是高齡收容人處遇規劃仍在初期階段,更著重在探索與建置新的制度。而建置完善與否與相關法律規定及專業輔導人力的進駐有關,從法規規定強制進行心理治療的做法是兩面刃,能讓應該接受治療者接受心理治療,但也加深了治療的難度,因為個案的非自願程度可能更強烈,心理師在矯正機構中必須學習面對個案的阻抗心理,也需要去思考跟建構針對不同類收容人可以發展之處遇方向。

  除此之外,會有三成到五成的時間會需要完成行政任務,包含計畫撰寫、資料統計,並媒合資源協助開課、與外聘的心理師合作、討論及思考要開什麼類型的團體。

 

Image by Adriana Kadzarolla from Pixabay 

Q:在矯正機構有什麼比較印象深刻的經驗嗎?

  矯正機構中的心理治療工作有很多難題及掙扎之處,有些收容人希望參加或通過治療呈現積極改變的形象,初次見面他就問:「老師怎樣才能通過評估、我才能做更好準備!」但若他未順利通過,也會來問你:「老師我照你的話去做了,為什麼不通過!」還記得當中有位收容人在團體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突然對著我說:「老師你心情不好、你在生氣我嗎?」這位個案也在另一本書《圍牆裡的精神分析》中有提到,我回想當天我的心情像往常一樣,似乎沒有他所說的「在生氣」,然而回顧他的犯罪過程,他當初因對女友施暴而入獄,或許他在關係中也因這些猜疑或投射,而導致了他的犯罪行為。矯正機構裡的工作,收容人會把真實的經驗或事件帶進矯正機構或治療室裡,而與心理師互動的人際經驗、心情被照顧的感受,可能是他們在監獄裡,甚至真實世界當中都是很缺乏的。我認為犯罪行為背後應該具有求生跟創造的動力過程,雖然這樣的描述不是完全恰當,但也許就心理發展的病理角度來想,我們希望能找出犯罪行為表面以外,潛在於心理的意義。

  還有另一個違規個案,他個子很小、很白淨,他每一次的心理治療都在威脅我,我現在想起來他應該有被霸凌,但在我面前每次都是一個小炸彈,漲紅著臉說要讓欺負他的人去死,當時年輕的我完全被他嚇到了,每次治療都在想著他會不會打我,我多數的時間只能聆聽,跟給予一些字面上的同理,因為我覺得我很害怕,沒有辦法真實的同理到他的情緒。在矯正機構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個案,他們渾身是刺,但其實他們在關係中有許多的挫折,這些收容人可能是透過這樣的行為去抵抗失落、失望及害怕,找尋一種重生的方式。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讓個案理解到原來他表面的威脅及嚇人的行為,背後有著他不知如何面對的情緒,也讓個案試著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自己複雜混亂的情緒,也因此每個人都很不一樣,要把他們視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問題或一個罪名。老實說,我自己一直留在這裡,因為能與許多個案進行長期治療,理解與協助他們重整自己的生命歷程。

 

Image by Elias from Pixabay

Q:臨床心理師若想要投入相關領域,有什麼需要具備的能力或準備呢?

  矯正機構就像是一個學校或社區團體,大家生活在裡面,工作者協助照顧、管理或處理這群人的問題,從中發展出自己的專業。矯正機構環境是相對傳統、階層分明的,但學心理學的我們常常是跳脫框架的一群人,甚至會很自然的去覺得「我們所學的是對的」,但大家立場不同、工作職責不同,其實沒有什麼對錯。當我們看到一個收容人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就算情緒激昂或是在表達對治療的情緒,心理師可能會希望他多講一些,但機構的戒護人員會注意到的是收容人的表情或肢體動作等等,因為他們要判斷的是目前治療者的處境是否可能有危險,曾有同仁打開治療室要求個案注意態度,或是在管理上要求收容人以蹲下的姿勢聽訓。這樣子的畫面對年輕的我來說是衝擊的,然而現在的我能夠漸漸理解這件事。如果個案要來做心理治療,需要戒護員帶著他來到我們的治療室中,戒護員會在治療室外等待以保護心理師的安危,一個50分鐘的心理治療,他們需要承擔安全的風險,甚至要調度人力來協助心理師完成評估或治療。而有些我們可能覺得枝微末節的小事,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管理的,需要一些時間觀察、去平衡。除了要去了解這個場域的文化,理解不同職位之間的立場與目標,也要知道如何跟工作人員合作與討論。此外,心理治療講求保密原則,雖然我們很清楚監獄中很難有隱私或被保密,但心理師仍須以個案最佳福祉去拿捏保密與溝通的界線,需要反覆思考要怎麼在做到保密的狀況下,又能跟其他工作人員溝通。

 

Image by StockSnap from Pixabay 

Q:目前法律與現行制度下,對於心理師在矯正機構裡面有什麼要求或期待,而心理師在制度上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又有優勢或後續可以發展之處呢?

  公部門需要心理與社工,雖然目前大多是以鐘點費或勞務承攬為主。然而矯正機構是有其特殊與濃厚的文化,如果只是每個月來一次,其實很難體會在矯正機構的感受,也很難了解收容人身處之氛圍。此外,我們不只是要協助收容人,更要做系統合作,建立工作同仁的觀念,所以我們的立場,還是希望能夠編制人員投入矯正機構當中。
  我們目前有與一些機構合作試辦以爭取編制人員,觀察到有些機構不太知道心理師在做些什麼,或有些機構似乎沒有準備好讓心理師進入工作,因此心理師很需要與不同系統的人合作與溝通,並告訴這些人心理師可以做什麼事情。而在試辦過程中,有發覺到心理師在矯正機構當中的角色與專業尚未成熟或還是有些模糊之處,這跟制度仍在建置當中有關,但優勢也是在於各方面皆有許多發展的空間,有很多的創造性跟可能性,需要人力來協助完善這些制度與專業

受訪者:彭瑋寧臨床心理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理誌第45期春季號-3:動物溫柔的力量-淺談動物輔助治療

文章 |  葉明理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創會理事長 採訪 |   王淳慧   臨床心理師 何謂「動物輔助治療」? 所謂「輔助治療」是一種輔助性質的療癒方式,病患接受正規的療法(服藥或諮商)時,常會遇到瓶頸,例如心裡抗拒、體能等問題,因此近年來發展出一些另類的療法,來輔助正規治療。 「動物輔助治療」是一種以動物做媒介的輔助療法 ,它會有一個完整的治療程序。我們通常會先評估個案的狀況,設定符合個案需求的治療目標。針對這個目標結合適當特質的動物、設計合宜的活動,形成一個教案,再根據教案進行介入,期待介入結果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是動物輔助治療的流程。 目前有哪些機構在做動物的輔助治療? 台灣提供動物輔助治療服務主要的有兩個組織,一個是「 台灣狗醫生 」,一個是我們「 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與台灣狗醫生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很重視 「動輔金三角」 。 所謂「動輔金三角」就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動物輔助治療師」(簡稱動輔師)、「動物輔助治療員」(簡稱動輔員)及「治療犬」三者合而為一、互相協調的概念進行服務,三者以同等距離圍繞在服務對象周圍,其中與「狗醫生」最大不同就是「動輔師」。 「動輔師」 兼具助人及動物專業的橋樑角色,他需要以個案為出發點,評估個案的需求、設定治療目標、設計合適的教案。 我們希望動輔師本身是從事助人專業領域的工作者,而協會能提供動輔師「如何以動物為媒介,協助個體復健」的技巧訓練。凡是助人工作者都可以來報名參加動輔師的培訓課程,完成上課受訓時數、實習時數、繳交作業,我們就會頒發證書。 「動輔員」 通常是治療犬的主人,因為動物無法講話,需要一個對它很熟悉,能夠控制、引導它的人來完成任務。 動物(治療犬) 本身雖具有療癒的效果,但需要專業人員的引導,才能讓它們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動輔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技巧?治療犬需要通過哪些認證或訓練? 主人(動輔員)需要具備一些「引導狗狗在一個干擾多、壓力大的環境可以穩定出任務」的技巧。我們要求治療犬夥伴(主人與狗)在出任務之前都必須通過認證考試,一般狗狗沒有事先接受訓練,通常不太容易通過認證考試。 治療犬的認證需注意下列幾點:首先,這隻狗必須打晶片,確認狗與主人的關係狀態。其次,認證考試或每年換證考試時,需檢附當年度或 6 個月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5:專訪運動心理學-鄭溫暖教授

受訪者:鄭溫暖 教授 採訪 / 撰文 :王韻齡  臨床心理師 這次很難得能訪問到國內非常專業的運動心理學老師鄭溫暖教授 , 鄭教授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有非常多年的經驗,也曾經多次隨 亞 奧運團隊出國比賽 。 鄭老師當初是如何跨入這目前對一般大眾都還是十分陌生的運動心理學領域呢 ? 在這麼多年的經驗中,鄭老師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呢 ? 請看以下的訪問 。 如何進入運動心理學的領域 ? 我是台大心理系畢業的 , 後來去榮總 神經內科從事 失智 症 方面的 研究 工作 , 接著我去了 美 國唸公共衛生 , 後來畢業 在美東醫學重鎮 持續 作 失智和阿茲海默 症 等相關工作 。後來因緣際會 回到台灣在長庚醫院 精神科 工作 , 同時也 涉足媒體相關工作 , 並 在長庚大學 兼 課 。 雖然那時候差一點要去媒體界 發展 ,但家人覺得長庚才算是正職 ( 笑 ),所以 也就 一直到 我先生 計畫 出國進修 才 離職,但出國的行程 卻意外產生變化, 於是 閒來無事的我 就在 國科會 徵才資訊 中注意 到一份工作 ,吸引我的原因是 離我家開車 居然 不用 十 五分鐘 , 工作的條件就是運動心理和國外碩士 。 去面試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動心理學 ,結果幸運的 被錄取了 , 也因此開啟了我 進入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從事心理工作的大門 。 我在這領域 完全是從零 開始,對 運動 僅有觀賞的興趣 , 而對 運動心理學 及服務的對象 ( 運動教練及運動員 ) 更是毫無頭緒。但當時並不感到焦慮 , 倒是感到好奇與有趣 。 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人需要很會運動嗎 ? 有沒有什麼是必要條件 ? 我覺得不見得要很會運動 , 但 必須不排斥運動 , 有 興趣 是最好 , 至少 應 有興趣看比賽 ! 因為 主要的工作對象就是 運動員,在對話中 常 會提到運動 訓練或比賽 相關話題 , 如果對運動賽事毫無興趣 , 對談很難產生火花。 我 當年工作時 台灣有二個 國手 訓練中心 , 北部在 林口體育大學 叫北訓 ( 已經結束運作 ) , 南部在 高雄 左營叫左訓 ( 目前稱國訓中心 ) 。 當時 將近兩年的時間運動科學組裡只有 我一個心理 研究員 , 同時負責北訓及左訓的國家運動代表隊 , 雖然常兩邊跑 , 但 大量 接觸台灣層級最高的選手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4期秋季號-5 : 專訪 李慧芳臨床心理師

就心理治療所而言,台南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這裡的心理治療所不論是量或是質都很快速的發展中。這次訪問的是李慧芳心理治療所,它位於巷弄內,由李慧芳資深臨床心理師擔任所長,特別的是這治療所全由她一手包辨,在以下的訪問中,我們好奇著她如何兼顧複雜的行政和專業治療工作,以及她人生戲劇性的轉變。 問題一、想請您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成立治療所的起源。        我是國立中正大學心理所畢業的,一直以來,可能是生長環境家本身特質的影響,我從小對於熱愛心理學跟對於心理助人工作有很大的興趣,我很清楚我甚麼都不會,只有心理學跟心理治療是我的專長,自 93 年碩士畢業後,在職場上工作約五年的時間,自實習的時候就是待在醫學中心,深刻體驗醫療環境其實非常的操忙,要專心做心理治療並不容易, 93 年在考取心理師國家執照以後,先待過精神科診所做自費心理治療項目半年,工作歷程中,我感覺自費心理治療相當的貼近我自己的興趣,但當時可能台南的社會風氣,對於心理治療的接受度不高,我也太缺乏經驗跟見識,無人督導帶領之下,精神科診所也因為營運考量,最後開始要求要做很多健保項目,我感覺又開始變得無法專心在心理治療上,因此選擇了回到醫院希望能夠給自己選擇能夠穩定收入的工作,但情況仍舊重複發生了,健保的議題以及醫院營運的問題仍存在,又開始感覺到這些困境,就算醫院領固定薪,專業也無法實踐,心裡也不得安穩,觀察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短期是不可能改變的,一直鑽研心理學的我,不甘於只是在醫院淪為一個心理測驗技師,我覺得倦怠感太重了 ! 所以我決心脫離健保廉價壓榨的日子,加上我對於心理學仍舊有求知慾望,覺得自己讀得不夠,所以考量自己規劃,想攻讀博班,但我知道攻讀博班則無法勝任全職心理師的工作,所以我跟丈夫商量可以讓我一邊開業,一邊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我已經取得博士資格候選人,現在只剩下博士論文的產出,所以大致上這些年還算是過的去的。 問題二、在您心理師執業的生涯中,有遇過什麼印象中最有趣及最困難的例子嗎?      太多了,治療所的案例,永遠比在醫院所面臨的更鮮血淋漓,有的花治療費希望獲得我的情感關係跟愛的,希望我能夠支持他 ( 她 ) 的、或在諮商是企圖操控我傷害自己結束生命的 .......... ,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都不少,每次問題出現都是一個挑戰,而且不同的是,自己永遠是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