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4:讓我們選擇「主動不老」-護腦養腦的三念三行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作者 | 郭乃文 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合聘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邀稿/校稿 | 饒家榮


      二十一世紀的醫學不只發現大腦是全身最晚老化的器官之一,還知道利用這個腦系統,可以調整身體的條件與心理表現;像是有經驗的優良駕駛善用一台舊車,既懂得欣賞老車且與愛車合作無間。

健腦:身心健康醫學的最新顯學

      研究如何讓一個人進行正確護腦養腦的人生計畫,是身心健康醫學的最新顯學,因為已經有許多證據說明「健腦協助健生」,健生包含健身體健生活。健身體部分,一方面透過自主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能讓身體有良好平衡和較佳生理條件;另一方面,透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能降低慢性病發生的機率與減少衰弱程度。而,健生活部分,則是透過主動栽培自己自我覺察和執行力之過程,讓生命擁有幸福感與價值感。

透過三念三行來進行健腦

      以下以「三念三行」(三個概念、三個行動)來介紹由腦科學證據所建議的護腦養腦原則:
      首先,三念,就是要擁有「大腦是可以訓練的」、「大腦必須要訓練監控能力」以及「聰明好大腦的定義有許多種」這三個概念,並時時提醒自己。
      腦科學研究說明,腦系統靠著大約860億個不同功能的神經細胞之間的合作來產生「活下來與活得好」的功能,這些神經細胞隨時都在相互傳遞訊息,所以不必害怕自己的思慮會混亂或不安穩,因為這是必然的啊! 還好人類長期演化下來的系統,配備了一個監控機制,就像是圖書館或博物館配備管理員來協助維持該館的營運,因此,人腦經營自己的力量就像是這管理員一般,掌管生心理的平衡和生命表現。只是大家必須認清,並沒有任何人是天生就被配備著優秀盡職的管理員,而是很公平地、無論其祖先或八字有多強,每位人腦中的管理員的效能都需要在生命中透過足夠的經驗和訓練才能展現出良好表現。而第三個概念引伸出來的,就是不要隨便和別人比來比去,想想,不同圖書館或博物館都有其特色,所以每位管理員必須依據其特色來經營。

      第二個部份,腦科學指出以下這三個行動功能應是管理員精進的方向,也就是雖是不同特色的每個人,其聰明發展與優質老化的人生的智慧展現!切記,這聰明好大腦是和英文數學成績沒有關係的,而是以下三種腦力。
      三行,腦科學的建議是強化三種的腦力,其訓練進行方向是:「勤勞大腦」、「轉念大腦」、以及「強韌大腦」三個行動力。這三種大腦是不管哪一種角色與條件的人生都需要的,也超越傳統講的地位或命運。這比擬不管哪一類圖書館或博物館內的良好管理員,都必須做到的盡責行為:清潔、換展、有活力。

1、勤勞大腦:

      不使用大腦功能就是退化的開始,所以,動腦才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強健,這裡「勤勞大腦」指的是不斷地主動、正面處理自己該應付和該做的事情,而不要逃躲或只是呆著生氣。在生命歷程中就是要具備「掃除壓力感」的好習慣,執行起來就很像是諺語講的:每天日出是新的一天。這第一練腦正途對老年人而言,其實一旦知道以後,是很容易理解且自我提醒的。

2、轉念大腦:

       轉念重點是要重視「有念可以轉」的技術,也就是有多種觀點和多種策略可以選用的意思。年紀增加,原本就累積有更多的生命經驗和不同記憶,讓勤勞腦加上多觀察學習別人的看法與想法,腦中自然就會增加不同的觀點可供選擇。年紀,就像是有豐富館藏的意思,所以這第二練腦正途對老年人而言,只要提醒自己不固執單一看法,其實就也並不困難。想想看,沒有足夠的館藏如何換展覽品呢?這樣想,年齡就是財產啊,哪怕老化!?

3、強韌大腦:

       指的是百煉鋼或揉出麵筋的意思,有兩個關鍵,其一是自我不斷栽培自己,事前事後轉念,讓大腦越來越不怕事情。第二是要努力培養有能力協助自己監控的另一個人,是配偶、是兄弟姊妹、或親朋好友、或是晚輩子孫都沒有關係,只要自己能夠適當地在乎他(她)和信任他(她)的善意就可以,這樣才能在生命不安穩或受到災難的時候真正保護到自己。這個訓練的天敵是倚老賣老的習慣,而最有幫助的方式,是利用自己喜愛的人來幫自己練功夫。

強健腦訓練,人老心不老

      目前台灣官方所推動的長照作為,已經考量平民百姓的想法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倡議,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融入完整的照護系統裡面,此文是從腦科學角度來補充自我進行強健腦訓練的捷徑,希望每一個主動生命都能在新的腦世紀中享受到年齡增長的樂趣。

-------------------------作者介紹-----------------------








作者 | 郭乃文
經歷 |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室技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台南市光華女中校長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現職 |
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合聘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台南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台灣腦心智發展與心理復健學會理事長
雲嘉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

---------------------------------------------------------------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饒家榮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3:從專業培訓看臨床心理師在長期照顧的角色

Photo by Kai Dörner on Unsplash


作者/陳靖 臨床心理師

邀稿:蒙宛筠
校稿:蒙宛筠、饒家榮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的社會,如何維護高齡人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及因應老化社會帶來的照護與醫療問題,進而降低青壯年扶養負擔,乃為政府目前正努力的首要目標,臨床心理師主要負責的項目為哪些呢?(以下簡稱臨心師)

臨床心理師目前在長照體系下負責什麼樣的工作? 

      臨心師在長照體系下究竟能做什麼?兩年前我在拜會高雄市長照科科長時被問了這個問題,因過去從事失智症研究到醫院第一線服務,自己從未質疑臨心師在長照領域的功能與角色,但突然被這麼一問之後,發現大家可能普遍不清楚臨心師在長照的角色,因此我試著整理了手邊的資料。

依目前長照政策,可以分有下列兩種服務:
1、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預防及延緩」的意思,就是服務內容著重在活動再設計、增強身體機能與人際互動等,希望能讓長者在家附近的社區中,以健康、活躍的型態逐漸的老化,降低高齡化所帶來的衝擊。臨心師在預防延緩失能服務中,大多扮演社區據點的團體帶領者,帶領的團體課程必須經由衛生福利部核可的,內容以促進長者認知功能、人際活絡或體適能等活動為主,減緩老化帶來生活影響。

2、居家失能照顧評估:顧名思義為「到宅服務」,以高雄市為例,臨心師主要針對長者的困擾行為做評估,指的是長者若有認知、情緒方面的問題造成照顧者困擾時,照顧者透過長照專員評估需求後,就會轉介給各地方公會的臨心師,臨心師就會到宅評估長者或照顧者需要使用多少的資源做介入或直接提供心理服務。目前服務的對象大多為年長、行動不便或因身體疼痛而不願出門就醫的長者,臨心師服務內容有情緒支持及陪伴、認知調整、失落情緒再接納、家屬衛教等。

臨床心理師們目前在長照場域上面臨什麼樣的議題呢?

      臨床心理師跨入長照服務的時間較晚,在民國105年時,臨心師全聯會調查取得Level I資格的臨心師相當稀少,竟不足30位,經過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前任及現任理事長的支持下,積極爭取補助籌辦長照課程訓練,才讓符合資格的臨床心理師增長近了近10倍。(圖2)民國107年時,終於將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正式納入長照專業服務手冊中,正式成為長照專業團隊中的一支。
因此想發展長照領域的臨床心理師會遇到的困境可能有(圖3)

1、人力不足:全國具臨床心理師證照的人數中取得長照資格的僅有近幾百位,面對長照領域的龐大需求,目前的人力難以負荷。為了能提高臨心師的能見度,高雄市臨心師公會連結其他職類(物理與職能)擬定合作意向書,透過其他職類的轉介下,讓更多人看見臨心師能提供的專業能力,此外更希望能透過跨團隊合作模式,為長者提供全人的心理照護品質。
2、調度困難:多數的臨心師均在醫院機構內服務,有長照興趣的臨心師容易被各自機構困住,有工作彈性的行動臨心師又未必對長照領域感興趣,因此產生了供需不平衡的現象,造成長照專員轉介個案時偶有派不出去之困境,以高雄市為例,在公會幹事的多次努力媒合與臨心師的熱情支援下,可降低這樣的困境。
3、付出與收獲的落差目前的長照制度下,每一個單位提供1小時/次,最多為3次,服務費約為4500元(不補助交通費),與心理治療自費市場的收費效益產生落差,因此降低了臨心師投入長照的意願程度。

長照體系的臨床心理師有哪些相關的培訓課程可以參考?

      衛生福利部在106年,公佈審核通過的「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及「師資名單」共107案(註1),其中有三案是由臨床心理師研發(註2)每一案的師資與指導員皆需接受訓練並取得資格後才能成為正式授課人員。若以一據點一臨心師的市佔率去計算,可清楚發現師資及需求比例有顯著的落差,同時又受到衛福部停辦培訓課程的關係,使得培訓師資的進度停滯不前。高雄市臨心師公會曾辦理有關「困擾行為服務」的培訓課程,獲得許多單位的廣大迴響,顯示長照的專業訓練有其需求存在。

給想加入長照體系服務的臨床心理師們的建議

      四年前不明白取得Level I資格的意義,直到四年後才知道,需要取得Level I及II資格的人才能提供居家失能服務,目前還有許多長照課程或資格培訓的課程正在開課中,如Level III或長照人員執照等,建議至少先取得資格後,才有機會去選擇,而不是等著被別人決定或選擇。



社區失智團體 

註1「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及「師資名單」
參考網址https://1966.gov.tw/LTC/cp-4027-37483-201.html


註2 臨床心理師發展之專案
第1案:「預防及延緩失智之心適能訓練」-大林慈濟臨床心理中心許秋田主任。
第2案:「寶智慧認知促進團體」-成大郭乃文教授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林耿樟主任。
第3案:「雲林縣亞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提昇計劃」-雲林縣公會前理事長林原賢。


作者: 陳靖 臨床心理師
學歷: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師 碩士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 臨床心理師

兼任: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 理事
台灣腦心智發展與心理復健學會 秘書長
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理事長
高雄市衛生局心理健康促進會 委員



------------------------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饒家榮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2:借鏡日本長照看台灣:專訪日本夢之湖村日照中心董事




專訪/吳炯麟 董事
邀稿/蒙宛筠
校稿/饒家榮



    前陣子獲得了一個機會到日本的夢之湖村日照中心參訪,發現機構裡的老人們和工作人員們發自內心的笑容、雀躍,機構裡的工作人員也時時刻刻面帶笑容,溫暖服務著機構裡的每一位老人,每位老人們都自動自發的參與著各種活動,甚至是拖著行動氧氣瓶的老人也積極參與,這和在台灣安養中心體驗到死氣沉沉的情景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極力的邀請在日本長照機構經營多年的吳炯麟董事跟我們分享他是如何走進日本長照的領域,遇到了什麼樣的生命轉折,以及從機構視角去看台灣和日本長照的制度,我們到底該怎麼努力才能讓台灣的老人們也能體驗到這樣的生活呢?讓我們欣賞以下的訪談內容。

父親用生命教導我的事
     我在大學畢業後服完兵役後就到日本工作了。如大家印象中的日本上班族一樣,我在日本工作也是每天早出晚歸,在成家立業、拼命工作的這段歲月裡,我看著我的孩子長大、獨立了;而我卻還沒意識到在台灣雲林的父母老了。
     直到有一天,發現父親變得記性不好,才由醫師診斷出來,父親得了失智症。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也不嚴重,我們看起來不過是偶爾忘記事情而已,人老了難免會這樣。於是我繼續回日本過拼命工作的日子。
      父親生性沈默寡言,在失智後更是嚴重,雖然我經常二、三天就打電話回家,但是也只能問候幾句便請父親把電話轉給我母親。雖然心裡會牽掛,但是忙碌的我仍然忙到連農曆年都沒有回台灣陪父母過,只能常常打電話回家,而照顧父母的工作自然的落在哥哥身上。但是哥哥也遠住在台北,所以,主要照顧工作也就由母親接手了。如同目前很多家庭的老老照顧一樣,父親的症狀一天比一天變差,而母親的身體也一天天的老化,在這樣的狀況,我的哥哥在壓倒母親最後的一根稻草出現之前做出決定,送父親到養護機構(正確說法應該是被騙到機構,哥哥含著眼淚跟父親說要去醫院他才上車的)
   當聽到父親被送到機構後,我知道不管再怎麼忙,都應該要回家一趟,心裏想著:養護中心比家裡寛徜又有人服務,父親的情況應該會有好轉吧!沒想到,走進父親居住的養護中心,一進去赫然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老人被綁在輪椅上面,定眼一看,竟是我的父親!他不但被綁在輪椅上面,鼻子還被插著鼻胃管…,頓時,我跪了下來,除了流淚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事。不久後,父親在這缺乏專業護理背景的工作人員的照顧下,因為肺炎離開人世。半夜接到惡耗時,心情非常複雜,既心痛又寬慰,一方面覺得悲傷一方面也為父親能解脫而鬆了一口氣。
   父親逝世後,冥冥中我一直覺得父親用他的生命歷程想教我些什麼事情,但當時我體會不到。直到有一天,在偶然的情況下親眼看到日本養護中心的照顧模式,可以說是讓我跌破眼鏡,我看見和台灣完全不同的養老世界,我直覺反應,這就是父親用他生命的最後在教導我的東西,因此,我便開始我的轉換跑道計劃。

用共創生活突破舊思維
    因為制定制度的人不一樣、考慮的點也不一樣,日本的長照制度和台灣有很多的不同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覺得日本的長照制度比較好,那我認為重要的是要如何修正我們的制度,主管單位如何才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如何才能造福更多的長輩,這才是更重要的。舉例來說:現在的法規規定一個日照可容納長輩的人數是30個人,這點我很難理解,為什麼辛辛苦苦打造一個日照中心出來,卻只能收托30位長輩呢?在日本夢之湖的四個直營日照中心,每一個中心每天來的長輩都在100人以上,在那裡,連我都會被感染到雀躍、想動的心情,更不用說是長輩了。所以,我認為主管機關應接受日照可以有多樣性,不同的長輩適合不同類型的日照,如此,才能增加長輩和家屬的自主選擇機會。
現在在日本有一個很受重視的做法,就是不只是銀青共活,還把普通長輩、需要受照顧的長輩、普通的年青人、需要受照顧的年輕人、普通的小孩和需要受照顧的年輕人全部混合在一起生活,讓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彼此、照顧彼此,有能力的人在照顧其他人的同時,也會變得更有愛心、更有幸福感;受照顧的人,在很自然的環境裏融入人群,身心也會變得更健康,這就是真正的社區融合。
衷心期盼我們的政府可以把制度修訂得比別的國家好。

用「減法照顧」創造出正向想法的老人
 大部分台灣的機構還是很自然的就把自己定位在照護:「照顧保護」,既然是照護當然就會脫離不了面面俱到的幫長輩做事,也就容易造成長輩靜坐在椅子上,茶來張口、飯來也張口的習慣。有些甚至要求或強迫長輩不要站起來,為的就是怕他跌倒!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事。機構應該把自己定位在「生活創造者」,思考怎麼樣才能讓長輩的生活是彩色的,這才是重點。有了清楚的定位以後,生活創造者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增加長輩的活動,不怕給長輩自由的行動,自然,長輩身體就會健康;下肢肌力提高後,跌倒事件就會降低;或是即使跌倒也可以避免重跌,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地方。對台灣機構而言, 與其說是面臨困境,我倒覺得現在開始做改變的話,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轉機。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忙長輩找到感動因子的話,你就可以發現他們的眼神和表情都不一樣了。進而,長輩在這一點一點感動因子的累積之後,就會自己再去尋找更多的感動因子回來。而當這些感動因子聚少成多時,長輩自己就會有一些想法出現:「啊!原來我還能做這個、啊!還有那個也能做…」,或是「原來我還是很有用的!」、「我不是沒用的人」等等,有了這些正向想法的長輩,他們會自己去找更多的活動,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復健的效果,加強自己的能力。當然,在這同時,家屬也因此可以得到放心與紓解,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本質。

臨床心理師於長照機構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老人憂鬱症」這個名詞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印象的?至少在我小時候是沒有聽過的。這表示現代人不只是年輕人會出現心理問題,連老人家也會出現問題,甚至更容易出現問題!子女們都在生活中忙碌,不需要他幫忙,他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了,如果再加上摯友或是老伴離開的話,很容易就會覺得下一個就輪到他了…,想到這裡的話,應該很少人還提得起勁活動身體、好好生活。
在這裡,臨床心理師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首先,臨床心理師必須對長輩做好心理建設,有了心理師幫助的話,我相信長輩一定會更容易活動起來的。甚至於面對長輩的老去,家屬的心理照顧也會是一個課題,而且,這個課題不應該是長輩不在了才開始,而是應該在更早之前就做的功課。另外,機構對員工的照顧也是非常的重要,照顧本身就是一個勞力密集的市場,員工除了每天要面對長輩,有時候也要幫長輩處理穢物以外,他們還要跟長輩一起面對老化帶來的衝擊。我想,面對長輩離開的時候,工作人員心裡面都是很難過的,再加上目前還得不到社會對自己工作內容的肯定,也難怪有很多人會選擇離開這個職場了。所以,我認為如果臨床心理師可以加入機構的資源裏面的話,對於離職率一定可以大大的減低才對。


作者: 吳炯麟
學歷:
輔仁大學日文系
輔仁大學醫學院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班
現職:
日本夢之湖村日間照顧中心董事
財團法人錸德文教基金會  顧問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臨床心理師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1:長照心視野-連結醫療與社區長照的臨床心理師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專訪/林欣儀 臨床心理師
邀稿/蒙宛筠
校稿/饒家榮


      長照2.0的政策已陸續在全台各地的相關單位執行中,長照這個領域對臨床心理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這次邀請到長期與失智症老人一起工作的林心理師分享她的經驗,起初是如何跨入長照這一個陌生的領域?如何將醫院的經驗帶進社區的失智症團體中?以及當她從南部的社區跨到北部的社區後的發現。

想做社區長照的起源

      我從碩士班開始密集接觸失智症的個案,拿到臨床心理師證照後,初出茅廬的我到了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任職,接觸的個案是以失智症個案居多,當時並沒有想過在醫院的空間以外還可以做些什麼,但某次為失智症奶奶追蹤評估認知功能,以及與擔任主要照顧者的丈夫會談時,我照例問起平常照顧奶奶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爺爺突然氣急敗壞的抱怨起奶奶常不願洗澡,督促她時總推託洗過了,有時卻半夜跑到浴室要洗澡,鬧得雞犬不寧。當時我絞盡腦汁的跟爺爺討論起如何輔助奶奶記得自己是否已洗過澡,爺爺卻無奈地擺擺手對我說:「妳說的這些方式沒有效果的啦!」當時我突然驚覺自己只是坐在醫院的評估室裡,半年或一年才見到個案一次,自己憑空想像著他們生活的環境而產生出的建議,對家屬來說可能根本搔不到癢處吧?

跟失智症病程賽跑,「少輸為贏」!

      這樣的想法默默地植入了心底,到了2016年秋天,有了一個到鳳山老人日照中心帶領失智症團體的契機,這是第一次正式離開醫院進入到社區。老實說,內在的焦慮感比新奇感還強烈多了,當時的自己對於認知促進團體運作原則並不具備足夠的了解,一個人矇著頭摸索如何應用過去學到的心理學知識設計教案。所幸,日照中心的爺爺奶奶都非常可愛,每週進到教室,總看見大家笑咪咪的迎接我,降低了我的焦慮感,他們可能在我走出教室後就不記得我是誰,但在課程中自然友善地與他們互動,可從中感受他們的正向回饋,常常有奶奶在課後點心時間硬是要把我留下,想把手上的蛋糕分給我吃。後來就轉念想著:在跟失智症病程賽跑的過程中,我可能只能做到「少輸為贏」,或許這樣的認知訓練不會有太戲劇化的轉變,但能夠帶給他們正向的情緒感受與人際互動經驗,或許也是一種幫助了吧。
Photo by Matthew Bennett on Unsplash

發想長照方案,深入思考與學習

      2017年在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參與了衛生福利部的「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服務計畫」,與多位臨床心理師合作下發展了「寶智慧認知促進團體實證應用方案」。在教案編制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團體運作的原則,再度進到社區據點帶領團體,這次不再有那麼多不知道自己做對或做錯的孤單徬徨感,是一次很珍貴的學習。

以醫院為基地,將資源導入社區的長照服務

      因緣際會於今年6月轉換了跑道來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神經內科,從精神專科醫院重新進入綜合醫院,對我來說又是不同的體驗。這邊想先稍微介紹一下關於我對於「在社區服務」的概念,因目前在社區服務的形式可能與大家的認知稍有不同,和走進社區的行動臨床心理師不同的是:我目前仍是以醫療為基礎,隸屬於醫療院所的臨床心理師,但同時也走進社區服務,在這兩個場域裡,不僅從事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同時也擔任個案管理,進行資源的雙向連結

      目前忠孝院區在南港社區大學內經營失智照護據點,據點的服務內容涵蓋了認知促進課程以及家屬支持團體。當我在門診進行失智症評估或是醫師看診時,便會把有需求的個案轉介到據點去,藉由據點課程的認知刺激與人際互動,延緩失智症個案認知退化的進程。這其中我負責據點的個案管理,並且帶領了認知促進團體以及家屬支持團體,在更加觸及個案與家屬的需求下,除了對個案本身做到全人照護,對於照顧者也盡量做到全家、全隊照護,例如:據點某位伯伯是屬於所謂的「老老照顧」家庭,伯母某次向我談到步行時總是感到腿部疼痛,但早上又要帶著伯伯出門上課,過去習慣就醫的醫院車程遙遠,實在無法分身去處理腿疼的問題,長期下來常感體力不支,討論後,我協助她掛了我們院區的復健科門診,之後伯母的行程便安排為早上帶伯伯過來上課、中午就近吃個飯、下午到醫院復健,不只照顧到了伯伯的失智症病情,也緩解了伯母的慢性疼痛。另外亦有長輩過來據點上課之後,因為生活規律了,精神行為症狀緩解不少,家屬也因此感到較為放鬆。在運作據點的過程中,服務的對象不只是案主本身、照顧好他的家屬,也同等重要,而這些是需要整個醫療團隊一起來互相協助的。

林欣儀 臨床心理師 工作照

保持彈性,有應變的能力

      過去臨床心理師的養成大多數仍是在醫療院所裡面,所以對我來說,從醫院這樣的結構化環境走向社區,常常會需要考驗自己的彈性以及對模糊情境的耐受程度,因此相當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以及具備一顆有彈性的腦袋。舉團體的例子來說:有時候可能會碰到社區的巷弄長照站環境設備較為有限,不一定能夠符合自己的課程需求,也不是像在醫院一樣隨時要什麼東西都能夠生出來,所以除了自己的準備一定要充足之外,也要保持彈性去接受當天到了現場可能狀況不如預期、需要隨機應變。另外,保持好自己跟團體工作人員配合的默契也是很重要的,預先讓配合的志工了解今天所要協助的長輩的特性及注意事項,和他們討論團體課程中需要協助的程度與界線,都可以讓你的團體運作得更流暢。最重要的是,隨時補充相關背景知識,因為走入社區的時候會看到更多層面的需求,像是有些長輩可以幫忙轉介長照2.0服務,就必須知道長照2.0包含哪些服務以及如何轉介,或是今天遇到一位有走失之虞的長輩,要如何幫忙申請走失手鍊等,一邊做一邊持續的學習,這會成為幫助我們把社區失智症照護做得更完善的重要的根。

本篇作者介紹
--------
林欣儀 臨床心理師
學歷 |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長庚大學臨床行為科學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經歷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
現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





第50期秋季號主編介紹
--------
蒙宛筠 臨床心理師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所碩士
現職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9期夏季號-4:催眠治療,跟你想的不一樣






專訪/黃天豪 臨床心理師
採訪/麻筱涵


             
催眠治療,跟你想的不一樣

午後,空氣中瀰漫著咖啡香,在天豪心理師引領下,我們踏上此趟「催眠治療」之旅

心理治療界的搖滾盛事
        
     「心理治療演進大會(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始於1985年,為慶祝心理治療100週年,乃由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1的嫡傳弟子、亦是是艾瑞克森基金會的創辦人及現任執行長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所創辦,每一屆均廣邀心理治療界的先驅學者共襄盛舉,教科書中的大師齊聚一堂,絕對是臨床工作者值回票價的朝聖之旅!

因緣際會
          
         艾瑞克森基金會在臺灣也成立了正式的分會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致力推廣催眠治療,舉辦工作坊。

          天豪心理師談及自己初入臨床工作時,秉持著一顆學習好奇的心進入了催眠治療的學術殿堂;爾後數次參加「大師督導班(Master Class)」2。這條學習之路走著走著,不知不覺越走越深,天豪心理師更從學員走到了授課講師,也在慢慢摸索的過程中發現催眠治療令人著迷之處,跟想像中的催眠很不一樣。

催眠治療催眠
         
         一般民眾聽到催眠,腦海中浮現無非是舞台秀中荒誕可笑的跳樑小丑、或是可一窺前世今生等,在媒體渲染、影視節目包裝下不免過份誇大、扭曲而有所誤解,產生催眠是可以使人秒睡、植入思想、操控人心做出非意識行為的迷思。
         
          然,催眠不等於催眠治療。催眠治療是有方向性、目的性的,催眠治療也不會去做快速催眠,而舞台催眠或是街頭表演則可能會藉此達到戲劇性的娛樂效果。催眠治療(或所有心理治療)的基礎乃是「Relationship(關係)」,快速催眠是無助於信任(Trust),治療是在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之後有一個目標,而催眠正是一個有助於我們治療師傳遞對個案有助益的想法播種於心中的方式。
          
          催眠,是一種「Focus Awareness」的狀態,當個體極度專注於意識的一小部分,便可能會忽略在意識層面的其他部分,也就是為什麼會產生所謂的負性幻覺明明在眼前卻看不見的現象,譬如明明手上拿著眼鏡卻一直再尋找眼鏡,相信不少人於日常生活中常有此經驗;或者是產生正性幻覺見或聽到明明不存在的人事物,個體在想像的當下沒有覺察到自己處於想像的狀態底下,所以自己不覺得奇怪,並會將自己的想像信以為真。
        
         「Focus Awareness」不見得是放鬆的狀態,也可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某種程度少了自我監控、少了後設、也少了阻抗,而治療師運用這個狀態透過各式各樣的包裝(催眠本身也是一種包裝),比如是一個隱喻的故事,讓個案產生連結,當他在催眠治療後經歷到日常生活中重複出現的人際場景時可以有不同的狀態去面對。


催眠治療之於心理治療是工具而非目的
           
           催眠治療是一種能夠帶領你抵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之一。
          
          催眠是由意識狀態進入非意識的狀態,稱之為「Trance」,中文翻譯為入神或出神端看立足點),入神而非入睡,而是狀態的改變。全神貫注的狀態之下,自我監控較低,但並非是沒有阻抗反應,面對極度阻抗的個案,大原則是個案越阻抗,治療師便要越間接,治療師會運用夠多的間接溝通技巧,比如說隱喻(也是天豪心理師個人較喜歡的方式)、催眠語言、暗示、或是「播種(seeding)」的方式逐次鋪陳、慢慢發酵,或是艾瑞克森很喜歡語言之中運用諧音讓人聯想,慢慢地,概念的網絡被激發,在下一次或再下一次便就出現了。
          
          在關係上有兩個主要的向度,一邊是觀察(observing),艾瑞克森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他人的人,這也是艾瑞克森取向的催眠治療發展出許多技巧去學習如何觀察他人,觀察是一種跟隨,相對地,他也常常去培養cultivating,可能會給予挑戰challenging、給予不同的作業或是任務,所以就此向度而言,結合了什麼時候要去跟隨,什麼時候要去挑戰、強化動機引發某些改變,什麼時候要去validating、認可其所做的一切,這其中就發展出不同的技巧,亦便是艾瑞克森取向所謂的核心能力。
        
       每一個理論背後有其一套哲學觀,艾瑞克森取向的哲學觀有一個核心的字「utilization如何善用個案身上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所以症狀也可以善用的,個案的阻抗也是可以善用的。
         
      當代催眠治療是一以目標導向的短期治療,不似精神分析取向的長期治療,是有一個清楚的、欲達成的目標,如何運用策略性的方式去達成。
         
      以艾瑞克森取向的催眠治療來說,也不一定每次都會做正式的催眠,原則上,催眠是一種改變人的方式,只是背後思維不同。也不見得是每個人都需要做正式的催眠,回顧艾瑞克森一生之中,臨床上僅有五分之一運用了正式的催眠,但將催眠治療的核心概念在每一個個案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憂鬱症是一種狀態
         
       催眠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我們也常陷入催眠狀態,比如說白日夢,幻想出栩栩如生的畫面,或是每天下意識的出門,一換了包包,東西就忘了帶,所以說入神是我們本來就會有的狀態,催眠治療是運用策略技巧引發我們每個人原本就有的一種狀態,而此狀態是有助於傳遞想法至腦中使其狀態改變,舉凡是某個想法,或是跟人說話的身體姿勢改變、音量改變,所以與人互動的結果隨之改變,這不過是他的狀態(state)


         一個人的狀態是由無數個成分所組成的:我的音量、我的語氣、我的表情、我的手勢、我的姿勢、我的想法、我說出來的語言、用詞遣字、我的情緒、我的態度、我的人際關係中的人際行為等等,這所有的成分組成一個狀態,所以憂鬱症是一個狀態,每一個人憂鬱症的狀態都不一樣。憂鬱症這個診斷不過是方便彼此溝通而產生的標籤,實際上做治療的時候,要回歸到個案的狀態,因為個案憂鬱的狀態裡面所包含的成分跟另外一個人不一樣,所以要改變的東西是不會一樣的。

         所以對治療師來說,當我們弄清楚組成這個個案憂鬱狀態裡面所有的成分,而我們試著去改變裡面的一個成分,事實上,就有機會改變個案憂鬱的狀態。一個簡單的概念就是,我們找出狀態裡面的組合,找出憂鬱狀態的相反,培養cultivating)出此一相反的狀態,並非是要改變個案的憂鬱,而是要改變組合憂鬱狀態裡面的其中一個成分,個案可能就因此改變了。甚至反過來說,也可以說憂鬱是一種自我催眠的狀態。
        
         對憂鬱個案而言,眾多成分之中最難改變的可能就是想法,或是情緒一但低落,負面想法便伴隨而來,所以治療師要改變的可能不是個案的想法,而可能是人際的某一個狀態,或是注意力,不會是聚焦在內在的想法上,治療師要做的是幫助個案將注意力轉向外在的某些事物上,或是注意力轉向身體上的其他感覺上。

大忌
        
       催眠治療與其他各門各派的心理治療一樣,心理治療應該要注意的,關係也好、倫理也好或什麼也好,一樣也不能少。
       
       亦有其不適用之處,催眠回憶便是一個極度不該使用催眠的地方,也就是說運用催眠喚起記憶,此乃極度錯誤的觀念,這是假設記憶是一個攝影機,錄影帶不見了,我們透過催眠將錄影帶重製出來,但記憶並不是這麼一回事,記憶比較像是一個書架,我們三不五時會把書拿下來放回去,而且它是會改變的,每一次取用它便會改變一次,尤其,記憶涉及到法律,「記憶與創憶」一書在90年代的美國曾掀起嚴重的筆戰,懷疑潛抑記憶的可信度,而經喚回的潛抑記憶是否具有證據力。
        
       時至今日,有較一致的認定,記憶並非是塵封的舊物、有一天打開仍舊是完好如初,故催眠用於記憶的重建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而且是危險的,有可能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經歷一段栩栩如生的畫面,但那並不真實存在,被催眠者在催眠的過程中,對這段記憶的信心很高,堅信不移成為「故事的真實」,然對於記憶的信心與對記憶的正確性,兩者之間並無關聯。

讓個案更好
        
        催眠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破除迷思,每個治療師都可以運用催眠治療當中的概念讓我們的治療更好,要的也只不過是希望讓我們的個案更好。對天豪心理師而言,喜歡催眠是因其包容性大,不同取向的治療學派也都會涉獵學習,催眠治療的架構是一個具有彈性的Meta-Model,百家爭鳴均能涵蓋於其中思考,催眠博大精深,是值得學習的古老學門,更是好用的工具!


現代醫療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
         
         米爾頓.艾瑞克森自幼色盲、五音不全,又有閱讀障礙,罹患小兒麻痺症,幾近全癱,飽受殘疾之苦,面對多重障礙及病痛的困境,他更以超凡的意志力與其奮鬥,大病初癒後,病榻下曾經的唯一消遣「眼觀耳聞」,善於觀察,使其深刻體會,相較意識思考層面的言行舉止,潛藏於深處的潛意識更具魅力,自此踏上了醫學與心理學的學術之旅,成為一代享譽國際的催眠大師!
          
        2007年,美國雜誌Psychotherapy Networker》針對美國心理治療師進行了一份調查,是以了解其臨床工作中的治療取向及該領域最具有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其中,艾瑞克森名列第九,由此可窺見其影響力。
           
        有趣的是,我們的教科書上卻隻字未提起這號傳奇人物。

2大師督導班

         此乃由傑弗瑞.薩德博士來台親自開班授課,大師督導班相對其他工作坊有其人數上的限制,5天之內每一位學員輪流擔任其他學員的治療師、個案、督導,以及薩德博士的個案,唯一的規定是,擔任個案時必須是談論自己個人真正的議題不能是〝扮演〞個案),實境經驗不同的角色,直接上戰場實打實的磨練。


黃天豪臨床心理師
現職
2016.09迄今  

新田 新田心理治療所(林口) 首席顧問 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新田 初色心理治療所(台北) 首席顧問 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線上預約

學歷

1996.09—2000.06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2000.09—2004.07  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2015.09—迄今        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創意產業博士班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臨床心理師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