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4期-2:臨床心理與不孕症的交會 那些不孕的辛酸血淚

WHO提出預測,在21世紀,不孕症將成為僅次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類疾病。
        不孕症是指育齡夫婦同居一年以上,有規律性生活且未避孕,而不能使太太妊娠或維持妊娠的生殖系統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2000年調查顯示,育齡期夫妻的不孕比例在發達國家約在20-25%,發展中國家約2-10%,且隨著晚婚、生活型態改變,不孕人口也逐年攀升,其病因錯綜複雜,除了生理功能障礙或病變外,仍有部分是受不明原因或特殊因素影響。無論何種因素造成的不孕,相較於其他生理疾病,不孕並不會造成生命安全之威脅或身體外觀之損害,若排除生育相關之事,多數人之身體依舊能維持正常生活、工作等,因此不孕症帶來的心理適應問題往往較容易被忽略。
關於不孕症心裡的苦
事實上,不孕症造成的心理適應問題,其嚴重性與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相似。被診斷不孕後會面臨一連串的失落感 ( sense of loss ),如:失去孩子、失去擁有孩子的經驗、無法繁衍後代及擔任父母的角色、不再有健康的形象、年老時缺乏保障等,這在重視擔任父母親(parenthood)或傳宗接代的社會中,是一種對自我完整感(sense of wholeness)的沉重打擊。其心路歷程和失落經驗的人有極相似的發展模式,從驚訝與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接受事實或另尋解決之道。除了失落伴隨的憂鬱與悲傷以外,會經歷到各種負面情緒,甚至沉溺於負面情緒中。不孕也會衝擊自我認同感,女性患者常認為自己是「不完整的女人」,有缺陷、無價值的,因此產生常會以封閉和批判式的方式面對痛苦的感受、想法和記憶。
雖然醫療與生殖科技的發展能帶來希望,但耗時、高昂費用、困難決策及未知的過程和結果等,都會對不孕症女性的生心理、婚姻關係和社會交往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曾有研究將不孕症分成五個階段,覺察期、行動期、投入期、解決期及後續期
1.      覺察期:會先尋求中藥調理、民間偏方等方式助孕。
2.      行動期:開始經歷第一個失落-診斷,並考慮接受人工授精或試管,此時需先釐清對試管的疑慮或誤解,以及要接受做試管的事實,此外還會擔心試管嬰兒是否健康、孩子是否會被歧視等問題。
3.      投入期:此時須面臨一連串的檢查,甚至接受不只一次的手術。在正式進入試管療程後,依照方案不同,所須施打的針劑從幾針到幾百針不等,生育藥物(荷爾蒙、激素)也可能會引起患者的情緒波動、低落、疲勞、神經質、失眠和噁心等症狀,讓患者對治療難以忍受,這也常成為中斷療程的重要因素。
4.     解決期:治療失敗後需處理哀傷失落,並重新聚焦生活其他層面。
5.      後續期。

取卵後等待胚胎結果移植後等待驗孕這兩個時間點是壓力的最高峰,幸運的人能一次成功,但某部分的人則需反覆面臨多次的療程,這樣的經驗被形容像是坐雲霄飛車,帶來的不是刺激或興奮,而是痛苦的折磨,最可怕的是這條路彷彿看不見盡頭,重複失敗的經驗易形成患者的「習得無助感」,及缺乏對懷孕的控制感,將不孕的因素歸咎於自己,即便仍須持續接受試管醫療,但對結果不敢抱有期待,這不僅折磨也令人絕望。

不孕症的心理困擾男女有別?

不孕症的心理困擾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丈夫多半歸咎於運氣不佳,而太太則認為是種創傷。雙方為配合排卵期導致性生活變得像執行任務,或是治療引起的水腫、敏感和疼痛,容易造成低滿意度的性生活品質。同時夫妻須面臨許多溝通議題,如:不一致的醫療決策、如何面對親友的詢問、夫家的排擠等。即使不孕因素為丈夫,太太會為顧及丈夫尊嚴,寧願自己被外人所誤解。因精子卵子數量性質的差異,太太需承受大量侵入式治療,其生活也會被繁瑣的治療步驟打亂,過去未解決的家庭矛盾容易在這期間浮現,考驗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人際方面,不孕症女性會因同輩多有兒女,較難以承受他人的關心與問候,進而減少參與社交活動、迴避有孩子的場合,逐漸產生疏離感。工作方面,會因冗長的治療時間造成許多變數,如:請假、工作效率降低,甚至為專心調理身體備孕而被迫辭職或放棄職涯目標。患者會感到喪失對生活的掌控權,不孕症成為每天的生活焦點,甚至生活方式須為此做出重大調整。
當臨床心理學走進不孕症的心理治療─療傷、安心、面對未來
不孕所導致的壓力也會降低懷孕的機率。臨床心理與諮商專業人員應重視不孕症之心理照護,以衛教宣導壓力與不孕之間的關係,讓患者重視心理健康,並提供放鬆訓練降低患者的身心焦慮,依照療程各階段之需求提供減壓課程,如:夫妻諮商、建立支持團體等,從bio-psycho-social全面地照顧不孕症患者,幫助其適應疾病,提升生活品質,進而提高懷孕成功的機率,或是接受不孕的事實。

§作者∕鍾昀蓁
現任:廈門安寶醫院專任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
經歷: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成人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




§邀稿、編輯∕李蕙君
現任: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
經歷:長安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4期-1:讓你在孕期中好好被愛

作者:曾心怡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
主責編輯:蒙宛筠臨床心理師/心理誌編輯委員

      從準備懷孕、成功懷孕,一直到生產,女性在懷孕的每個階段,其實都有不同的生理及心理課題,也可能產生難以調適的情緒、遭遇到生理變化的不適。 

      準備成為母親之前的不安 備孕過程中的主要情緒,會被反覆的不確定感與失落感所填滿。許多婦女在備孕失敗後總會有:『為什麼別人能,我卻不能!』的想法,對於自己在女性角色的功能上產生很大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我貶抑。雖然我們都知道孕育新生命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但在少部分深植傳統社會觀念的文化中,縱使明知是先生的身體狀況影響受孕,仍會讓女性隱然承受不孕的心理負擔。

孕期所面臨的生理及心理難題

      成功懷孕之後,我們通常會把懷孕分為三個孕期,每個孕期所面臨的生理和心理考驗都有其特別之處,孕婦在孕期中的心理調適,也會受多種因素及個人背景的影響,例如:懷孕是否為孕婦或伴侶的期待、對懷孕的想像、之前是否有懷孕的經驗等。

第一孕期:懷孕第0~3個月,孕婦面臨到懷孕初期因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各種身體不適,比如出血、嗜睡疲倦、噁心與孕吐。此時身體的不適會讓孕婦連結到對於胎兒健康的擔憂,加上第一孕期會接受心跳、唐氏症篩檢等各種檢查,使孕婦會一直感受到因各種挑戰所帶來的不安。

第二孕期:胎兒與孕婦身體狀況日趨穩定,孕婦的情緒也會因此趨於平靜,逐漸能感受到新生命與自己共同存在的喜悅。但此時,孕婦的身形會產生較明顯的變化,可能會引發孕婦對於體態與體重控制的在意。

第三孕期:胎兒因身體成長加速,開始對於孕婦的身體產生壓迫,影響行動、進食與睡眠。此時許多仍在職的孕婦們都會產生一種「需將工作趕工告一段落,以便自己去生產」的交接壓力,因此在身體與心理上的負擔都會交互堆疊,進而影響到情緒調適。

懷孕過程中難熬的經驗─家人的支持是重要的力量

      除了這些不同孕期的挑戰外,整個孕期中還有些特別難受的經驗,譬如孕吐,那種吃什麼吐什麼的感覺會讓很多孕婦無法享受吃飯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先生和家人可以陪著孕婦探索吃什麼比較不會吐,並且不要勉強孕婦一定要進食。另外,對於各種產檢結果,或是每次產檢中間無法看到超音波的各種不安,有些伴侶會用理性分析去處理孕婦的不安,但其實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陪伴與理解,可以多用『一起』的說話方式,讓孕婦感覺到你與她同在支持著她,比方說『我會陪著你』、『我們一起想辦法』等等,降低孕婦心中的不安感受。 生產過程中,不論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對初產婦而言都是充滿未知以及痛楚的身體考驗。生產過後通常需要立即哺餵新生兒,過程中會因初次面臨新生兒而產生許多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狀況,在身體尚未恢復的情況下,就得承受間歇性無法休息的疲憊。生產後會有一定比例的產婦出現短暫性的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持續時間約數天到兩週不等,主要的情緒表現可能會以易哭、易怒、焦慮、甚至毫無理由的質疑自己照顧寶寶的能力等形式出現。

給準媽媽們的建議─勇敢說出你的需要與心情

      其實以母親個體的角度來看,孕期中有很多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先生是比較難以體會的。例如孕吐的過程,其實很多時候是孤單又難熬的,因此現在的產前課程,都會宣導、鼓勵先生及其他家人來共同學習。很多時候我都會鼓勵孕婦們勇敢向先生說出自己的需求和心情,讓先生更能感同身受,這樣的過程能讓先生有機會練習成為一位父親,同時讓懷孕本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好比說感覺到胎動或在看超音波照片的過程,那樣的感受既真實又神奇,這也能讓母親更有能量來消化與承載其他的不安與恐懼。

      有些產後的媽媽其實不一定會感覺到自己的身心疲累,可能會以各種焦慮呈現,例如:每天擔憂孩子奶量、睡眠作息,這也是另一種產後身心疲累的展現。過去曾和一群專業母乳顧問交流,我們都有一個體認‒哺育困難常常與產後的身心調適以及身旁家人支持的程度密不可分,因此在產後照顧的過程中,需要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的整合。衷心希望透過我們心理專業的努力,能讓每位媽媽們都能夠在照顧寶寶之餘也能關照自己的心理健康調適。

給孕產婦的好資源連結及貼心提醒

(1)母乳哺育與照顧問題:國民健康署的孕產期關懷網站有豐富的資料,非常適合孕婦及家屬上網閱覽參考,包含母乳哺育專線:0800-870-870,以及手機app下載『雲端好孕守』,全台各大醫院均設有母乳諮詢專線(https://reurl.cc/9zM6ln)。

(2)身心疲累感覺影響到生活時,可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或是至各大醫院的精神科、身心科或是婦女整合門診就診。

採訪介紹

作者-曾心怡 臨床心理師

現任
       | 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 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 碩士
經歷
       | 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 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
       | 台大醫院生產事故小組委員
       |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教師
       |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兼任講師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講師
       |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講師

邀稿與校稿-蒙宛筠 臨床心理師 

現任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臨床心理師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 碩士
經歷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

校稿協助:李蕙君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