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3期-3:黑夜裡仍可見星光-安寧臨床心理師的病房日常

病房剪紙活動

作者│胡肇勳 臨床心理師
現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緩和醫療科 臨床心理師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組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愛的代價,李宗盛)

      喜愛旅行的我總是覺得旅行跟人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兩者都是由不斷的前進所組成,過程中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戰,也會與許多人不期地相會,卻又免不了離別。身為過客的我們,經常得在短時間內讓每一個停靠的住所成為自己安身立命之處與颳風下雨之歸向。

      安寧病房也是如此,對病人而言是人生旅程中最後一個棲息之旅社,但也可能是家人朝向未來的休息站;而其中,安寧團隊就像是旅社的工作人員。不同的是,我們期待將每一間房間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與過去的性格喜好量身訂造,而可以貼近其原本生命的樣貌,將生活的決定權交付給病人與家屬。

真誠關懷中內含心理衡鑑與治療的基本功

      但也因為如此的貼近真實生活,和過去的衡鑑室與治療室所呈現的結構化環境很不相同,因此安寧病房臨床心理師的工作是具挑戰性的。首先,因為所有的人際互動與對話都是在日常的病房生活場景出現,所以我們必須帶著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的思考方式,以生活化的問候與貼近病人身體症狀的變化出發,將需要釐清與評估的問題化為一來一往的關心問句。同時,要留意病房現象場中細微的場域變化,像是一幅一直掛著的畫、昨天放上的平安符、今早開始播送的念佛機等,這些變化都可能透露著一個人的心境轉換。

      再者,也必須敏感於病人與家屬間的人際關係與動力,我常從他們所選擇休息或陪伴的位置、對話的模式以及相互結盟的方式中觀察與評估,這些重要的資訊都有助於團隊了解病家的家庭關係或系統之狀態。對我而言,安寧的心理照顧從不是試圖改變病人原有的人格特質或是家庭結構,而是透過瞭解個體或系統的強弱項,增強其疾病適應或臨終陪伴的能力,並預測進行醫療決策或執行醫療計畫時可能出現助力或阻力,進而擬定相關的心理照顧計畫。

希望是安寧心理照顧的核心精神

      安寧病房,雖然是如此貼近生死一線的交界,但在我與夥伴的心理照顧理念中,安寧場域從來就不是一直充斥著談論死亡話語的地方。人從一出生就朝向死亡邁進,但我們不曾因為這樣的終點設定而忘卻活著的重要;所以,「朝死而生」的重點是在「生」,談論如何認真生活才是重要的方向。我們也相信在看似失去積極治療選擇的絕望心境中,病人和家屬仍然帶著期待過著每一天。期待自己能多看這世界一眼,期待能和家人一起吃著想吃的東西,期待身體能多一分安穩,期待能多為他人盡一分心力。這些期待仍然是生命路程中的希望小燈,指引著病人與家屬前進。

      因此,我們會與病人和家屬在生活與關係的脈絡中談著希望,並且透過具時序性與時節性的活動安排,無形地提醒時間的流動,成為病房與外在世界的串連。讓手作的活動成為表達情感與傳遞祝福的媒介,提供在積極症狀治療外另種可為深愛的人盡力的機會。我記得有個參加病房活動的家屬,專注為著心愛的家人剪著代表節日意義的剪紙,認真思考擺放紙張與構圖的位置,並在完成作品簽上姓名的那刻,高興地拿著剪紙進入病房,對著我說要把剪紙貼在病人醒來看得到的地方。在臨終陪伴的過程中,透過促發病人或家屬的照顧行動,讓日子不單是傷感不捨的心情,每一個起心動念為重要他人付出的時刻都有機會成為持續保有愛與被愛色彩的溫暖記憶。

病房捕夢網活動

失落與哀傷是擁有與愛的顯現

      失去的相對,是曾經的擁有;捨不得的背後,是緊握著的珍惜。哀傷也是如此!夥伴與我也認為,哀傷心理評估與照顧注重的不只是身心適應功能的確認,也包含家屬與病人間關係品質與經驗的整理。會談常常從家屬關心的議題出發,進而談到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況,再逐漸提及他們自己怎麼看待關係在照顧歷程中的改變。常常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會自然地談到過去與死亡相關的記憶,以及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與對生死的信念變化。哀傷的心理照顧看似安頓的是即將逝去的關係,其實也常常涉及的是自我概念的重整。

      有人問我在這樣的場域工作,不會要消化很多的無力與感傷嗎?我當下眼前同時閃過好幾個病人與家屬的面容與身影。我是這樣回答著:「端看你見到眼淚落下時,感受到的僅有傷心?還是能穿越眼淚的表象,看見背後的勇敢與勇氣?如果是後者,共感後得到的往往是繼續前進的動力。」或許,這也是安寧心理照顧中,我自己堅信的某種精神吧!
--------------------------------------------------------
邀稿:沈枚萱
校稿:黃敏怡、沈枚萱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3期-2:「在兒癌病房裡,放下『臨床心理師』!」




圖片取自: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撰文|游于涵 臨床心理師
採訪洪兆怡 臨床心理師

陽光耀眼的早晨,陽光自大大的窗台無畏地竄入。映入眼簾的是一對小腳丫伸出床緣,輕巧地擺動著。那個畫面伴隨一個念頭:「這場病如此折磨,而這孩子實在不容易,辛苦了。」我可以凝視那雙小腳好久好久….

一、角色定位的重整
    在團隊中,「臨床心理師」被認為是「協助」孩子與家庭的角色,但我發現若把自己視為一位「任務導向」、「位於上位」的臨床心理師時,當面對初診斷家庭的哭喊:「為什麼是我的孩子?」,孩子哭訴:「為什麼我要一直打針?」、「為什麼我不能去學校?」時,我竟焦急的把自己困於一定要回答「標準答案」的桎梏中,反而無法真正進入孩子和家庭的內心世界,然而,殘酷的事實是即使我「答對」了這題,孩子和家庭的困境也不一定能迎刃而解。
    進入病房後,我想成為一位陪伴家庭走一段路的「人」,而不是任務取向的「臨床心理師」,我會用孩子視角「觀察」,辨識他內心的需要,當孩子希望我帶來「歡笑」,我會帶一些他喜歡的玩具與他創造美好的時光;當孩子渴望「自由」,我會和他花一些時間談談困住的感受和獲得自由的計畫。這段時間,我放下了有別於醫療團隊專業角色的枷鎖,讓團隊專心於治癒疾病,讓家長專心於調整家庭與生活的平衡,然而家庭中,時常會為了要讓孩子遵從醫囑的同時,又想做些什麼來彌補孩子的痛苦,導致親子間產生爭執或矛盾,當彼此心力交瘁時,我會擔任孩子的「忠實朋友」,帶著孩子與家庭「一同」重新看見被疾病暫時掩蓋住的美好本質。

二、重新看見孩子的韌性
    我相信每一次的苦痛對於個體都有不同的意義。孩子相較於大人,容易被放在脆弱的位置,病房中父母常會不小心成為「孩子的代言者」或者過渡成為「孩子的幫手」。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每個孩子都有向上發展的本能,當我與家庭一同為孩子搭起安全的防護網後,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勇敢。
記得曾和一位每逢打針必定驚天動地的孩子會面,原本在病床旁有說有笑的他,一聽到護理師請他去治療室時,瞬間全身發抖說不出話。我問他:「要我陪你一起去嗎?」他點頭。我們前往治療室的路上,看見他舉起沈重的小腳,艱辛地往前跨步,但他沉穩的呼吸和緊握的手,彷彿也告訴著我:「我可以的」。孩子最後有別於以往的順利完成打針,但那不是因為我們特別做了什麼,而是我們陪伴著孩子一起見證他的韌性。

三、重新看見孩子的笑容
    孩子的「笑容」是最真實且富有感染力的,我始終相信,疾病是不會讓孩子輕易失去最單純、真實的笑容。工作時,我總喜歡背著一袋裝滿各種玩具的大背包,與夥伴一同在病房中到處「串門子」,踏上我們尋找「笑容」的旅程。
    有一天,拜訪的是一間吵吵鬧鬧的屋子,這裡的大人們正費盡心思勸說一位年幼的孩子吃藥,但孩子依舊大聲的哭鬧,尤其排斥穿著白袍的叔叔阿姨。我看似小心機地一步步觀察、靠近著,慢慢地,我知道了,原來,那個氣嘟嘟、愛鬧彆扭的孩子,並非全部的他;更真實的他,其實是更喜歡玩尋找「一會兒躲進被單、一會兒躲進枕頭底下」的小金魚捉迷藏遊戲,也對氣球變魔術充滿好奇,更是個會從充滿戒心到突然親近、蜷縮在大人身邊想聽故事,瞬間讓人內心融化的小暖男;逐漸熟悉後,再見到他時,他會微笑地從床上坐起迎接我們,我的心裡瞬間被孩子的笑容照得暖烘烘的。喀擦!偷偷用心中的相機,把這笑容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又一天,我們來到一間氣氛低迷、沉默無語的屋子,小主人的身體很虛弱,家人向孩子訴說著、唱著共同的信仰,想要喚起與孩子間的連結,但孩子的反應卻不如預期,家人內心充滿失落,解讀為自己與孩子的距離已愈離愈遠;我們從旁觀察了解,慢慢地,從大人口中,聽聞孩子最愛「安寶」、「波力」、「赫利」這些救援小英雄,有著未來想當警察的小秘密;隔天,聽到救援小隊卡通的主題歌後,孩子的神情出現了睽違已久的淡淡笑容,家人說,這是孩子病後第一次有意識地主動伸出食指,指著書上的「波力」,家人對於能再次貼近熟悉的你,充滿喜悅,而我,好像也被重新提醒和醒悟,虛弱、難受、沉默,只是這孩子的一小部份,仍舊喜愛著如一個孩子喜愛的,才是他真正的樣貌。喀擦!這一幕,又偷偷用心中的相機,深深印在腦海中了。
    與這群小小鬥士一起工作,帶來的,就是這樣一幕幕驚喜、難忘的畫面,堆疊成深刻的記憶,「笑容」的本質,述說的是那些沒有被疾病帶走的單純,述說著的是生命的韌性,述說的是人與人最真摯的互動,這些是病房中我看見最美的風景。

備註:個案資料皆已經過適當修改



圖左至右為洪兆怡、游于涵臨床心理師

§游于涵 臨床心理師
現職:高雄長庚兒童心智科 臨床心理師
學歷: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碩士

§洪兆怡 臨床心理師
現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兒童復健中心 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碩士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