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4期-4:致 懷胎生產的歲月



作者陳宥筑 臨床心理師
主編洪兆怡 臨床心理師
校稿李蕙君 臨床心理師

我是一名臨床心理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次受到心理誌邀請,分享孕期至生產過程的經驗,並提供有關孕期心理調適的建議。接到邀請時,我不假思索地答應,除了想幫助孕期跟我一樣受苦的人,也想重新擁抱當時的自己。我重新檢視懷孕及生產的歷程,透過覺察、接納、整合,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發現這幫助我在身分轉換的過程中,比較能「輕輕放下」那段非常不容易的過程,成就一個階段性的自我。

痛苦到想人工流產的懷孕期:學習善待自己、與苦痛共處
回想孕期跟生產過程,就像一趟悲喜交錯的旅程。起初懷抱著為人母的喜悅,認真地看待自己身體的變化,那改變就像是孩子成長的印記。可惜喜悅維持不久,接著出現強烈的不適:聞到怪異的氣味就想吐、味覺變得敏感、喝水或吞嚥都感到不適。一天天吃得越來越少,水也只能勉強喝一兩口,嘗試很多方法,但仍舊對食物感到厭煩。
起初雖然擔心,但總相信可以撐過孕吐期,直到身體缺水,支撐不住一天活動所需,婦產科醫生只好轉介點滴注射。從每兩天一次到每天一次,身體出現一個個針紮傷口,從手紮到腳,紮到血管破裂,只好等復原後再繼續打。打點滴雖然能暫時舒緩身體缺水的感覺,但卻止不住反胃的苦,直到某次回診,檢查結果發現酮體失調,在醫生強烈建議下住院治療,看著點滴瓶,心想我的胃終於可以休息,心情才稍微平靜下來。
當身體調節平衡後出院,回歸到日常生活時,我又開始出現對食物的怨懟,作嘔感像海嘯來襲,一次又一次淹沒了我。每每無法控制地癱軟作嘔,心中總會頻繁地浮現「是不是該流產來停止這一切?」的念頭,但又害怕自己真的會去做而不敢說出口,只能將話梗在喉頭、讓想法停在腦中,然後鼓勵自己「再撐一下吧!」。
孕吐的日子,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期,在身心失調的苦痛裡,我每天都想要解脫,搜尋不下百種解除痛苦的方法,但每次的嘗試都是失望,別人的好心建議,反而讓我陷入低谷而失落。對抗了無數回,才認知到原來這過程終究是「無法解脫」的,接著「放棄對抗」,不再跟痛苦拉扯,當不適感來襲,我停下手邊的工作,感受它、接納它,再讓它自由流動,慢慢消退,藉此學習接納孕期所有不舒服。我比平常更善待自己,聆聽身體給我的訊息,放慢生活步調,想休息就稍作停留,隨手寫下當日的心情跟勉勵自己的話,讓自己過好每分每秒,不再刻意要「消除痛苦」,而是學習跟苦痛共處,這種感覺就像握緊的手很痛,鬆開手反而可以獲得片刻寧靜,也才慢慢走過那段無法呼吸的日子。

培養神隊友,化解生產期焦慮
如果要比較孕期跟產期,產期對我而言充滿未知,未知包含了期待,也容易伴隨焦慮與恐懼。有些人認為不要去探究未知,擔心知道得越多會越恐懼,但我相信,若想有效緩解焦慮,正確的衛教知識跟安全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議準媽媽們,產前可以準備好相關資料,越了解產程的風險跟應變方法,就越能減少對未知的焦慮與恐懼。
我在產前跟先生討論產期的期待與處理方式,兩人也一起學習拉梅茲呼吸,清楚告知先生哪些行為可以讓我安心,讓「他」的出現跟陪伴,作為穩住我心情的重要支持。生產當下的信任感非常重要,把自己交給醫生跟先生,配合醫生的囑咐,穩住呼吸氣息,搭配規律的痛感,帶著對孩子的期待跟愛,用盡全力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
生產當下,痛苦與愛並存著。生產完疲憊的你會覺得全身痠痛、傷口疼痛,但請給自己一點信心,產後的傷口會慢慢復原,所有疼痛會漸漸改善,生產的旅程也會畫下句點,接踵而來的則是教養的議題。



穩定自己的情緒,讓人更有效面對育兒風暴
許多媽媽經歷懷孕、生產、育兒後,大概都有種心聲:「如果可以選擇,真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網路文章形容新生兒,就像一個全新待機的產品,沒有說明書、無法溝通、待機極短、需購置大量配件,而且無法退貨,這段話實在貼切到讓人想落淚啊!
產婦生了孩子,瞬間升格為媽媽─但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當媽,多數人是在成為媽媽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媽媽。面對新生兒,累,是一定會的!辛苦,也從沒停過!只有「愛」跟「包容」,愛自己,也愛孩子;包容自己,也包容孩子。把自己照顧好,孩子才能過得好。
隨著孩子長大,教養議題也會越來越複雜。孩子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段重複犯錯學習的過程,大腦的衝動控制能力也尚未完熟,只能依賴父母的教導。偏偏對父母而言,很容易因為自身情緒被挑起,而錯誤解讀孩子的行為是挑釁、故意、頑劣,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真正需求,也許是渴望被關注、被愛,甚至是更深層的「歸屬感」與「價值感」。教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每位父母在教養中都有自己的議題與情緒,所以,幫助孩子的源頭,就是穩定自己的情緒。

我是臨床心理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走過懷孕、生產,目前在教養的這條路上,即使我有專業的心理照護背景,依舊會感到挫折、沮喪。在我情緒低潮時,放慢所有生活步調,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與苦痛共處,並用初心看待一切,相信未來的生活會逐漸好轉。如果你也走在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因為我也正在這條路上緩步慢行。

 ====================================================
§ 採訪介紹
作者陳宥筑 臨床心理師
現職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精神醫療中心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 行為醫學研究所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4期-3:我決定生下三胞胎


受訪:賴秋嬋 臨床心理師/好時光心理治療所 副所長
主責編輯: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心理誌編輯委員

知道是三胞胎時的喜悅與糾結

      在首次產檢時,醫師即告知我懷了三胞胎,當下內心充滿驚喜和激動,難以置信。同時,醫師也提出減胎的建議,但我和先生馬上婉拒,醫師未再進一步勸說,只叮嚀我一定要好好休息。然而,過去曾擔任護理師從事產科照護工作的我,知道多胞胎妊娠的風險、併發症、胎兒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後遺症,腦中湧現非常多負面且災難化的想法,各種擔憂也隨之而來。
      我和先生討論後決定一邊等待12週的自然淘汰機制,一邊尋求其他醫療建議,除了原主治醫師之外,也徵詢醫學中心和熟識的診所醫師的專業觀點,三位婦產科醫師意見相左,同時,三個胎兒在懷孕期間皆發展健康,並無自然淘汰的跡象。當時內心持續糾結著是否減胎的掙扎,搜尋許多資訊後,反而更困惑,說實在的,我心裡知道減胎或不減胎其實各有風險。

這是我們聽過最美的聲音

      決定是否減胎的過程真的非常煎熬,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產檢,我們夫妻聽到三個強而有力的心跳聲,充分感受到三個小生命的韌性,這應該是我們夫妻聽過最美的聲音!看到螢幕上的三個白點(胎兒心臟)奮力地跳動,內心思索著:「若要減胎,誰該被減?為什麼是他該被減?減了一個會不會留不住另外兩個?若不減胎,前面想必是一場硬仗,我能否順產?我們四個能不能平安健康?孩子平安生下後能否健康發展?這會不會是我人生最後的時光?」這一切疑問都與生命的本質有關,對活著的期盼、對健康發展的期待、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於自我即將成為母親、成為生命載體的最大挑戰。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

      人生的答案總在身邊,有一天我詢問母親:「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她回答:「站在妳母親的立場,希望妳減胎,確保妳和孩子們的安全。」「若是站在懷有三胞胎母親的立場呢?」我說。母親沈默不語,但我從她的表情找到了答案。經過各方角度思考,衡量利弊後,我們夫妻倆決定接受這份生命的禮物,選擇不減胎。
      決定不減胎後,心中那股對生命消逝本質的恐懼和擔憂其實從未消失,但開始轉化成另一種力量,我積極從事有益孕期的健康行為,依循專業建議的謹慎飲食、搜集多胞胎妊娠注意事項、調整生活步調、接受進一步精密產檢,我感覺一股溫柔、具韌性的母性力量逐漸茁壯,形成自己孕期的堅強後盾。

安胎時,身體心理皆相當不自由

      隨著孕期進展,三胞胎一天天地長大,母體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包含膝蓋負重的疼痛不適感、胎兒擠壓母體的臟器導致呼吸不順、頻尿感、腸胃不適......等症狀,直到孕期20週例行產檢時,我因爲頻繁宮縮被迫住院安胎。住院安胎首要面臨的挑戰是完全臥床休養和注射安胎藥物,但健保給付的安胎藥物副作用讓我非常難受,雙手嚴重的不自主顫抖連拿筷子都夾不住飯菜,呼吸喘到需要氧氣協助,甚至心悸,加上其他照護因素,最後決定轉至醫學中心住院。安胎期間所有的生活事務都須在病床上進行,這樣的辛苦使我深刻體認到罹患重病、甚至生命末期患者的心境,意識清楚卻因身體功能受限,整個世界限縮在病床空間,心裡也相當不自由,但若能由家人協助擦澡洗頭維持身體舒適,即十分知足開心。這段期間,我倚靠過去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自助,例如簡單的催眠技巧、冥想、正念......等方式,協助自己度過安胎期間的漫漫長日。

迎接三個新生命與挑戰

      懷孕後期,身體不適症狀加劇,我對死亡的恐懼更強烈,便向醫師商量回家安胎(其實是非常害怕難產離世就回不了家)。然而,返家休養兩週後,發現出血緊急就醫,三胞胎便在29週時出生,出生體重分別是1205g、1210g、1290g,出生即接受緊急醫療處置(插管、藥物治療、輸血、氧氣治療等),並在嬰兒加護病房住院近60天。雖然無法像其他媽咪能和寶寶有最即時的親密接觸,內心深感難過,但很快地化悲傷為力量,照顧好身體,努力擠母乳,母乳便成為我傳遞心意給寶寶們的獨特營養品。
      寶寶們陸續返家後,因為早產有許多合併症需要細心照料,對於新手媽咪是極大的挑戰,很幸運的,我擁有十分足夠的社會支持,像是具備超過20年婦產科護理人員臨床經驗的姊姊,加上父母協助,一家人不眠不休地齊心照顧早產三胞胎至今。我堅信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保護母親在高度的育兒壓力下,提供寶寶們最適切的照顧,並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再次強調,讓孕產婦感覺到可實際利用的社會支持資源是非常重要的

是三胞胎母親,也是臨床心理師—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

      三個孩子的氣質相差甚遠,生理/心理需求也不盡相同,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加上同時養育三個孩子的互動歷程顯得更加複雜,有時難以細緻地回應每個孩子的情緒感受,因此可能會出現忽略、或難以兼顧的狀況,擔心陪伴的品質不足。難以個別專心陪伴每個孩子的無力感,是我最大的教養困難。隨著孩子逐漸成長,身為母親的角色也會依階段變化而有所不同,每個階段都充滿挑戰,擔任母親角色至今三年半,我仍在學習如何當一個母親,能涵容孩子的各種情緒,給予適當的正向教養方式。
      我相信母親是孩子一生學習的對象,因此,我也希望能持續從事自己的職業角色,期許自己在「臨床心理師」和「三胞胎媽媽」兩個角色上都能有所發揮,做個夠好的媽媽和夠好的臨床心理師,並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
採訪介紹

賴秋嬋 臨床心理師

現任 | 好時光治療所 副所長
學歷 | 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所臨床心理組 碩士
經歷 | 台中維新醫院臨床心理師

---------
校稿協助:陳琇慧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