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第53期-5:「那些沒能殺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堅強— 癌後創傷後成長的經驗」


Photo by Stanislav Kondratiev on Unsplash

 
作者
:王韋婷 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責任編輯:陳琇慧 臨床心理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癌症防治中心
校稿: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李蕙君 臨床心理師

「我以前是個很容易去計較小事的人,罹癌前常常充滿怨恨,每天都在怨恨某個人、某些事、覺得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一直累積、累積,每天都過得很不快樂。…知道有癌症後自己不知道還可以活多久,當我開完刀,醒過來的時候,好像冥冥之中上帝願意給我第二次生命、活下去的機會,讓我重新活過來…,於是我開始珍惜每一天、家人及朋友,並開始覺得凡事不要太計較,變得比較看開。」

這段癌症患者對自己罹癌前、後生命的回顧,展現癌後成長的風貌。在臨床工作中,面對罹患癌症這類威脅生命的疾病,患者的生命故事裡經常出現「正向改變的主題。針對癌症患者心理層面的變化,過去強調減緩負向情緒、降低壓力反應、度過失落歷程,近二十幾年,隨著正向心理學的興起,開始重視正面生活變化。這種面對生命劇變,為了活下去而必須奮力迎戰、調整自己的歷程,自然而然出現的正向改變,被稱做「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美國公路自由車賽車手藍斯.阿姆斯壯1996年被診斷出轉移性的睪丸癌,醫生認為他活不過多久,但他憑著堅韌的生存意志,不僅擊敗癌症,更於治療後獲得環法自由車賽冠軍,使他成為當時癌症存活者展現創傷後成長經驗的典範。其名言:「疼痛是一時的,可能持續幾分鐘、或一小時、一天、一年,終將會褪去,但如果我放棄了,將會是一輩子的遺憾。」他也說:「我不會覺得經歷癌症是我的不幸,這兩年來,我從中學習、成長了很多。」雖然後來因禁藥醜聞而功敗垂成,但他一直是21世紀初腫瘤心理學創傷後成長經驗的代表。

#罹患癌症是一種粉碎基本信念的衝擊

「創傷後成長,顧名思義是將癌症視為一種創傷。患者回想自己聽到被診斷為癌症的那一刻經常會形容自己「嚇呆了、「僵住了、「怎麼可能是我?、「什麼都聽不進去,因為罹患癌症對患者而言彷彿經歷天搖地動的災難、破壞人們安全感、價值感、信任感的根本地基,是一種粉碎基本信念的衝擊。人活著是依賴一組有意義的脈絡,在我們的信念地基中,我們總認為

好人有好報「我沒有做壞事,壞事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
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我沒有家族史、不抽煙又不喝酒,怎麼可能會得絕症。
事情是可以預測或控制的「我都有定期做乳房攝影,為什麼還是發現乳癌?
世界是善良、仁慈的「我有虔誠的信仰,為什麼沒有受到庇佑?
我們可以將不確定性降到最低「我不再信任我的身體,我覺得我被自己      的身體背叛了!

由於這些信念如同根植於底層的土壤,根深蒂固,平時不易察覺,若不是遭遇癌症這般天崩地裂的地震,這層土壤不會有機會被撥開來檢視。然而,這過程是多麼痛苦,因為失去的是賴以維生的「意義感

#創傷後成長

人總要活下去,因此患者開始要修補這些信念,心理學常提的「同化和「調適歷程就發揮在這個時候。為了修補所付出的努力,加上為了適應疾病而做的正向改變是創傷後成長。在台灣與華人文化下,最常出現的主題是「更珍惜親情及「與他人關係的變化,許多癌症患者也發現自己花更多時間在重要的人身上,或將自身經驗化為力量去幫助其他癌症患者。例如以下兩段患者心聲:

「人的不完美跟不滿足導致你都只看到自己,你可能只看到自己擁有的或想要的,癌症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原來有一個不錯的家庭。我先生很體貼,他知道我不能拿重物,有一點點重,他就會幫我拿,他會盡量幫我打理好生活,有這樣的先生,夫復何求。

「以前在公司比較自負、盛氣凌人,很多同事害怕與我相處,有人覺得跟我多交談就會被我判罪之類的。癌症之後,變得比較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不像以前容易生氣,身邊的人也說我怎麼變那麼多,自己也發現,不像以前那麼苛刻,變得較有溫度。

拍斷手骨顛倒勇(台語諺語),創傷後成長還包含「發現自己比以前更堅強、更有能力

「生病後,我才知道我是個靱性很強的人。原本很膽小,更不要說這些醫院的檢查跟治療,但是經過這個事情,發現我可以克服,它並沒有把我的生命結束掉,所以我沒有失去什麽,反而變得更堅強,更有信心去克服生命中的挑戰,真正失去的沒有,反而獲得更多。

有些人會因為這樣的事件開啟人生的新道路,重新省思生命中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是什麼?例如本文開頭的那段經驗。找到自己的信仰,或是更堅定自己的信仰,對生命充滿感激,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活在當下

「以前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賺更多錢,我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很多時候都在想下一刻要做什麼,常常後悔沒有把事情做到完美,難以活在當下。但現在就覺得『活著真好!』,不會把什麼事都抓在手中,人生才多久,讓自己多享受簡單的幸福才對。」

「生病之後,突然步調都慢下來了,我也才有機會看到我以前多麼盲目在生活,原來生活也可以慢慢的但卻又有秩序,慢下來不代表事情做得少,反而覺得,更踏實更積極,別人也會從你身上感受到這種舒適跟寧靜。」

癌後的創傷後成長並不少見,更為臨床工作者在面對患者的痛苦、掙扎、失落中,添上一些希望與意義。


攝影/王韋婷

作者簡介

王韋婷 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師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臨床組 博士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3期-4:不只是陪伴,癌症病房裡的臨床心理照護

Photo by Marc-Olivier Jodoin on Unsplash
受訪:王興豪臨床心理師/成大醫院精神部
採訪及撰稿:饒家榮臨床心理師/心理誌編輯委員

          近年,癌症治療的照顧團隊裡多了心理師這個夥伴,受過心理衡鑑及心理治療訓練的臨床心理師們,穿梭在病房間協助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調適,使得原先令人畏懼的癌症治療中,增添新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只是陪伴,更是深入的心理照護。

#心理衡鑑:臨床心理師運用與案主相關的資料像是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病歷、晤談、家屬資料或行為觀察等方式,對於問題脈絡進行整體的了解及判斷,整理出潛在可能的影響因子及發展方向。

癌症病房心理照護的發展

          2014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依據第三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擴大癌症治療的範圍,從生理治療延伸至心理及社會的服務,協助病人和家屬渡過罹癌後的心理適應。自此,全國各大醫院的癌症治療團隊將心理師納入照護計畫的一環,並逐漸列為團隊中的必要醫療人員。隨著計畫開展,心理照護的介入也被證實有效提升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心理學告訴我們很多事

          任職於成大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王興豪分享,實習階段曾有學長提醒,要常去思考眼前的病人符合什麼樣的心理現象?因此,他在癌症病房工作的第一年,經常在想「這個個案發生了什麼事?可以用什麼心理學去解釋?」,像是可以引用學習理論中的制約理論,了解病人是如何形成現在的行為模式,我們又能如何預測病人的行為,或者藉由心理學家Higgins的自我差異理論,從理想我、現實我及疾病我的概念思考,回歸心理學知識基礎進行深度分析與反思,以此形成有效的心理照護介入計劃。興豪心理師指出,帶著病人用線性及視覺化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時,他們的情緒會緩和許多,亦較能了解真實的自己,進而能設定較合乎現實的目標,慢慢地整合自己。

#Higgins的自我差異理論: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我」,包括理想我、實際我、應該我。當理想我與真實我的落差將帶來沮喪,而應該我與真實我的落差會帶來焦慮及罪惡感。

不同時期的癌症病人有不同的心理危機

          在興豪心理師的臨床經驗發現,通常最需要心理師協助的時機在於疾病發生變化時,這時經常出現急性壓力反應。各個治療時期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危機,以初診斷而言,病人及家屬需要短時間接收大量訊息,在沉重的打擊中,他們嘗試著重新理解這個世界,同時擔憂著原本的生活,處於很高的焦慮狀態,常被急哭了。中後期病人的壓力源則來自許多難以控制的事情,此時,協助病人從理解現狀中的限制到統整生命經驗,包括談論生死議題,都是非常重要的照護關鍵。

#急性壓力反應:當個體經歷在重大傷害或意外的壓力時,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反應,產生生理現象如心跳加快、呼吸變快及心理現象如驚嚇、害怕、恐懼、無助或麻木沒有情緒反應等狀態。


罹癌的崩潰心情

          以乳癌為例,有些人每年做健康檢查,但某一年卻突然發現罹患非初期的癌症,這時常會對先前的健康檢查經驗耿耿於懷,導致負面情緒。還有另一群人,雖然自己早已發現身體異狀,但因害怕面對而拖延到病況嚴重才就醫,這類病人的常見特徵是缺乏自信或怕麻煩,容易有不合理期待但又不想付出代價,因此不敢主動去做一些事,而自信通常是最不易處理的。

患者與家庭的溝通阻礙 

          當家人間存在著緊張的家庭關係,在照護病人的過程較易衍生溝通阻礙,常形成病人在罹癌之外的另一壓力源。
          病房中常出現一種「血觀音型」的家屬,經常對著患者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例如有位30歲已婚女患者,母親在她生病後每天燉湯,但口味一成不變,她很想反抗及逃離母親的控制慾,但因生病而無力改變,直到醫療人員協助介入,才減緩病人的心理壓力。另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天邊孝子型」,家屬因過於焦慮而不敢來醫院面對病人,卻常在遠端提出建議,造成主要照顧者的困擾,此時臨床上的心理照護仍會以主要照顧者為主。興豪心理師分享上述經驗,同時指出家庭溝通問題因非臨床照顧的優先主軸,且病人未必準備好去處理這些複雜議題,有時不一定能獲有效處理。

大腦不會做他不知道的事

          興豪心理師從神經心理學說明他在進行心理照護時的思維:「大腦不會做他不知道的事,大腦只會執行自己知道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改變。」人們在遇到重大壓力時,第一時間經常先啟動的是情緒的部份,像是沮喪、生氣、挫折或是攻擊,情緒很真實,但也是人類很本能的反應。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與人的溝通就會變得很糟糕,經常是無效溝通,也無法學習與產生新的經驗。這時候如果先停下試著體驗與覺察,病人在看到自己的狀態,結合整體的處境後才有可能產生新思考,並從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特質或資源中,重新整理接上舒適的軌道。

給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建議

          當我們處在情緒漩渦時通常難以思考及規劃,一項有效緩和情緒的技巧,稱為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興豪心理師建議大家可在網路上搜尋有關「正念」的影片,依據自己當下的焦慮程度進行不同長度版本的練習,例如,處於高焦慮程度時可以實施3分鐘的練習,較低焦慮者可以嘗試45分鐘的身體掃描練習,並在日常生活重複施作。此外,簡單介紹「接地氣練習技巧(grounding)」,先進行兩個深呼吸,接著找空間中5個物體命名,專注聆聽5個空間的聲音,再回到自己的身體上,找出身上5個感官覺知,包括視覺、觸覺、嗅覺等。當我們持續的專注與感受時,情緒可迅速緩解。

🎧接地氣練習(grounding) voice by 王興豪臨床心理師 🎧

#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面臨急性重大災難或壓力者,提供了簡單但實用的原則,包括四個步驟: 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給未來想做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

          癌症病房的心理師大多是處於獨自打拼的工作狀態,稱為一人單位,新手心理師在缺乏回饋及效能感不高的環境中,經常想要離職,然而,癌症心理照護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投入,例如癌症心理門診、治療後追蹤團體、兒童癌症、移植手術前評估及術後陪伴,許多心理照護業務尚未被癌症計畫納入,但對於癌症病人及家屬十分有助益。期望癌症心理照護的品質,除了被病房肯定外,也能日漸受到各醫院高層的重視。


-------------------採訪介紹----------------

受訪人-王興豪 臨床心理師
現職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臨床心理職類-教學計畫主持人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腫疾心理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委員暨主任委員
       | 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學歷 | 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組 碩士
經歷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腫疾心理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委員暨執行祕書

採訪與撰稿-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 
喜愛旅行與建築欣賞,擅長跨領域溝通與合作,除了本業的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同時也進行使用者研究、展覽活動策劃及心理顧問諮詢的工作。
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臨床心理師
       | 彰化醫院精神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 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編輯委員
       | 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學歷 | 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組 碩士
---------------------------------------


校稿:李蕙君、陳琇慧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