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理誌》第60期–2:司法心理系列-臨床心理師看成癮

受訪者: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    陳家雯臨床心理師

採訪/撰稿: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    翁承澤臨床心理師

校稿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詹雅雯助理教授

 

成癮防治相關工作已經在台灣開展了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對於成癮患者我們到底了解了多少?透過專訪陳家雯臨床心理師一同讓我們更了解成癮者。

 

Image by Reto Scheiwiller from Pixabay

成癮者有什麼樣的特質讓他們容易接觸到物質,進而導致成癮?

家雯心理師表示,許多人第一次接觸物質都是來自於同儕,一開始通常都是因為好奇,有些人在使用過幾次之後可能就停止使用,有些人則是繼續使用進而導致成癮。根據家雯心理師的觀察,這群人可能有一些易脆性或風險因子讓他們容易繼續使用物質,如:創傷、負向情緒涵容程度較低、缺乏適切的問題解決技巧、壓力因應能力較差。而上述這些特質又會和物質產生交互作用,當個體使用過物質後,他們大腦的迴路就會被改變,會進一步導致他們更難以適切的方式解決負向情緒或事件,因為對他們來說使用物質麻痺自己,讓自己獲得快樂是最快速的解決方式,也因此難以脫癮。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在物質使用的預防、施用後的介入與未來回歸社區,我們可以給予這群人什麼樣的協助?

在預防方面,家雯心理師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從教育及家庭著手。在教育方面,我們首先要教育孩子這些物質是什麼,它們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再來是要教導孩子對於負面情緒及壓力因應的方法。當孩子們能夠涵容自己的負向情緒,也能適切的處理自己的壓力後,他們也比較不會去選擇使用物質來解決自己的困擾。

在家庭方面,若家庭功能夠好,孩子就能建立穩定的依附,也能夠涵容自己的負向情緒,並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建立社會支持網絡。此外,物質的使用其實在某些群體內是一種人際互動策略,這些群體可能均來自高風險家庭,當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容易有普同感、接納感,當有人開始使用物質時,其他人可能因擔心自己被孤立,失去一個能接納自己的團體,就開始跟隨同儕使用物質。所以在物質使用的預防上,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家雯心理師也進一步說明,對於未來更多元、新興的物質,如果這兩點我們能做好,其實就能夠避免孩子去使用這樣子的物質。

在社區回歸方面,目前政府有許多政策在協助,如:就業安置、經濟協助、發展治療型社區或中途之家、家庭支持方案等,這些都能幫助物質使用者較順利的回歸社區。

在施用後的介入方面,由於物質成癮者的大腦迴路已被改變,他們對於物質相關的線索會變得很敏感,當接觸到這些線索時,他們對於物質的渴望會被激發,他們就會傾向去尋找物質。所以我們必須協助他們辨識這些誘因,再進一步的教導他們使用技巧去避開。如果他們的誘因是和情緒有關,我們就協助他們建立因應壓力、情緒的調適技巧,去取代他們對於物質和快樂的連結;如果和人際情境有關,我們可以給予人際訓練,教導他們拒絕的技巧,並協助他們重建不使用物質的朋友圈。同時也協助時間管理與規劃技巧,幫助找到生活的重心,避免他們因為無重心而不斷的尋找物質。此外,高比例物質使用者曾有過創傷經驗,且物質使用與創傷後狀態有關,因此創傷議題也需要積極關注與介入。綜上所述,物質成癮不僅限於心理議題,他們的生理及社會面向也都是需要被評估與處理的,這亦是物質成癮介入較為複雜且困難的原因。

 

Marie-Reine Mattera/Photononstop/Getty Images

您服務單位所面對之施用者或販賣者在特質上有何不同?

據家雯心理師觀察,物質施用者與販賣者重疊的比率很高,有些販賣者本身就是施用者,因為經濟問題想要賺錢購買物質而販賣;也有一小部分的販賣者因為販毒刑期較重,因此故意使用物質,希望能從販毒改判為吸毒或毒品持有,降低自己的刑責。而僅單獨販賣卻不吸食者是相對少數的,其中有些人是以快速賺錢為目的,他並不在乎這些物質對人、對社會的影響;也有一些人是受黑道次文化影響而只賣不吸,因為物質施用者是相對容易被看不起的,這些黑幫的大哥也不喜歡自己的手下施用物質,也會告誡自己的手下避免施用物質。因此物質的施用者或販賣者是很難用特質去分類的,每個人的狀況、價值觀都不同,重要的是去了解這群人背後的原因和需求

 

Image by Htc Erl from Pixabay

目前有許多新型態的成癮,我們可以如何著手進行預防及介入?物質成癮的患者是否也易合併這些新型態的成癮問題,甚至合併其他心理疾患?

雯心理師表示,由於新型態成癮(例如:網路成癮、遊戲成癮)的生理機制部份和物質成癮相似,因此在預防及介入上的邏輯也和前述物質防治的邏輯相似。在預防方面,我們仍能透過教育去教導青少年成癮的概念,並且透過教導情緒因應、問題解決、壓力管理及人際相處等技巧,來降低物質/非物質成癮的可能性。在治療方面,去關注這些成癮者生理、心理及社會相關的議題也是重要的,可透過協助成癮者辨識誘因、協助建立問題解決及人際互動技巧、重建生活/時間安排等方式,幫助成癮者逐漸脫癮。此外,物質成癮患者確實容易發展出新型態的成癮及共病其他心理疾患,除了成癮的生理機制有共通因素之外,許多成癮者起初使用物質/非物質的目的是自我醫療,很多人可能有某種心理上的議題,甚至是疾患,透過這些方式來麻痺自己,逃避讓他們痛苦的心理困擾。

受訪者:陳家雯臨床心理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替代性創傷-捲入痛苦的漩渦~臨床心理師蝴蝶飛訊39期夏季刊~

替代性創傷-捲入痛苦的漩渦 文/孫莉晴 臨床心理師 現代的資訊傳遞便捷,只要打開電視,地震、空難、火災、工傷、氣爆、搶劫、性侵或謀殺...等災難危機層出不窮,直接經驗創傷事件的受害者(或倖存者),約有3%-58%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然而非直接經歷創傷的其他人,透過直接與受害者互動,或長期暴露在創傷的資訊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稱為替代性創傷症(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問題一:什麼是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看到別人受苦,很自然的,我們也會感同身受,想去關切受害者,看看有什麼事可以幫忙的,這是人性很美好的部份。 但若過於同理創傷痛苦,過度的去關心創傷事件的相關訊息,部分的人會產生如同經歷創傷般相似的負向情緒反應,當這些負向的感受開始干擾原本的生活時,就如同被捲入受創傷的痛苦漩渦之中,小心!這是替代性創傷。 問題二: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替代性創傷? 1.得知家人或其他關係親密的人遇到嚴重的創傷。 2.頻繁接觸受害者的助人者,例如:社工人員、心理治療師、志工,此外,救災一線的營救人員、醫護人員、殯葬業者和新聞工作者,親臨創傷現場,也容易發生。 3.雖未直接接觸到創傷現場或受害者,但是透過報章雜誌和電視網路,不斷接收到創傷事故的訊息,當個人心理上具脆弱性,像是幼兒、青少年、具焦慮或憂鬱等心理疾患病史者、敏感或情緒豐富者、經歷過創傷者、具慢性病史者、老人等,都是需要留心的。 問題三:如何辨識替代性創傷? 小孩可能突然出現哭鬧、不快樂、緊張、噩夢等負向反應,也可能出現不符年齡的退化反應,在遊戲和繪畫中可能反覆出現死亡或創傷相關的內容。 大人則可能突然的出現悲傷痛苦、過度緊張、不安、無助、害怕、混亂、易怒、不知所措、悲觀、失眠、噩夢、人際退縮等。 問題四:發現自己或親友有替代性創傷時,該怎麼辦呢? 發現自己出現替代性創傷症候群時,試著轉移注意力,減少接觸創傷相關的訊息,可以試著投入一些其他的活動,像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去旅行,或是安排規律的運動,可以的話,找親近信任的人,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如果身邊的人出現替代性創傷,可以做是陪伴和傾聽,不需要迴避談論創傷相關議題。如果是幼兒的照顧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4期秋季號-5 : 專訪 李慧芳臨床心理師

就心理治療所而言,台南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這裡的心理治療所不論是量或是質都很快速的發展中。這次訪問的是李慧芳心理治療所,它位於巷弄內,由李慧芳資深臨床心理師擔任所長,特別的是這治療所全由她一手包辨,在以下的訪問中,我們好奇著她如何兼顧複雜的行政和專業治療工作,以及她人生戲劇性的轉變。 問題一、想請您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成立治療所的起源。        我是國立中正大學心理所畢業的,一直以來,可能是生長環境家本身特質的影響,我從小對於熱愛心理學跟對於心理助人工作有很大的興趣,我很清楚我甚麼都不會,只有心理學跟心理治療是我的專長,自 93 年碩士畢業後,在職場上工作約五年的時間,自實習的時候就是待在醫學中心,深刻體驗醫療環境其實非常的操忙,要專心做心理治療並不容易, 93 年在考取心理師國家執照以後,先待過精神科診所做自費心理治療項目半年,工作歷程中,我感覺自費心理治療相當的貼近我自己的興趣,但當時可能台南的社會風氣,對於心理治療的接受度不高,我也太缺乏經驗跟見識,無人督導帶領之下,精神科診所也因為營運考量,最後開始要求要做很多健保項目,我感覺又開始變得無法專心在心理治療上,因此選擇了回到醫院希望能夠給自己選擇能夠穩定收入的工作,但情況仍舊重複發生了,健保的議題以及醫院營運的問題仍存在,又開始感覺到這些困境,就算醫院領固定薪,專業也無法實踐,心裡也不得安穩,觀察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短期是不可能改變的,一直鑽研心理學的我,不甘於只是在醫院淪為一個心理測驗技師,我覺得倦怠感太重了 ! 所以我決心脫離健保廉價壓榨的日子,加上我對於心理學仍舊有求知慾望,覺得自己讀得不夠,所以考量自己規劃,想攻讀博班,但我知道攻讀博班則無法勝任全職心理師的工作,所以我跟丈夫商量可以讓我一邊開業,一邊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我已經取得博士資格候選人,現在只剩下博士論文的產出,所以大致上這些年還算是過的去的。 問題二、在您心理師執業的生涯中,有遇過什麼印象中最有趣及最困難的例子嗎?      太多了,治療所的案例,永遠比在醫院所面臨的更鮮血淋漓,有的花治療費希望獲得我的情感關係跟愛的,希望我能夠支持他 ( 她 ) 的、或在諮商是企圖操控我傷害自己結束生命的 .......... ,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都不少,每次問題出現都是一個挑戰,而且不同的是,自己永遠是焦點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5:專訪運動心理學-鄭溫暖教授

受訪者:鄭溫暖 教授 採訪 / 撰文 :王韻齡  臨床心理師 這次很難得能訪問到國內非常專業的運動心理學老師鄭溫暖教授 , 鄭教授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有非常多年的經驗,也曾經多次隨 亞 奧運團隊出國比賽 。 鄭老師當初是如何跨入這目前對一般大眾都還是十分陌生的運動心理學領域呢 ? 在這麼多年的經驗中,鄭老師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呢 ? 請看以下的訪問 。 如何進入運動心理學的領域 ? 我是台大心理系畢業的 , 後來去榮總 神經內科從事 失智 症 方面的 研究 工作 , 接著我去了 美 國唸公共衛生 , 後來畢業 在美東醫學重鎮 持續 作 失智和阿茲海默 症 等相關工作 。後來因緣際會 回到台灣在長庚醫院 精神科 工作 , 同時也 涉足媒體相關工作 , 並 在長庚大學 兼 課 。 雖然那時候差一點要去媒體界 發展 ,但家人覺得長庚才算是正職 ( 笑 ),所以 也就 一直到 我先生 計畫 出國進修 才 離職,但出國的行程 卻意外產生變化, 於是 閒來無事的我 就在 國科會 徵才資訊 中注意 到一份工作 ,吸引我的原因是 離我家開車 居然 不用 十 五分鐘 , 工作的條件就是運動心理和國外碩士 。 去面試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動心理學 ,結果幸運的 被錄取了 , 也因此開啟了我 進入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從事心理工作的大門 。 我在這領域 完全是從零 開始,對 運動 僅有觀賞的興趣 , 而對 運動心理學 及服務的對象 ( 運動教練及運動員 ) 更是毫無頭緒。但當時並不感到焦慮 , 倒是感到好奇與有趣 。 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人需要很會運動嗎 ? 有沒有什麼是必要條件 ? 我覺得不見得要很會運動 , 但 必須不排斥運動 , 有 興趣 是最好 , 至少 應 有興趣看比賽 ! 因為 主要的工作對象就是 運動員,在對話中 常 會提到運動 訓練或比賽 相關話題 , 如果對運動賽事毫無興趣 , 對談很難產生火花。 我 當年工作時 台灣有二個 國手 訓練中心 , 北部在 林口體育大學 叫北訓 ( 已經結束運作 ) , 南部在 高雄 左營叫左訓 ( 目前稱國訓中心 ) 。 當時 將近兩年的時間運動科學組裡只有 我一個心理 研究員 , 同時負責北訓及左訓的國家運動代表隊 , 雖然常兩邊跑 , 但 大量 接觸台灣層級最高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