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理誌》第58期–1:職業健康促進系列—COVID-19 院內群聚感染之員工心理健康復原




受訪 | 蔡佩珊 臨床心理師
採訪/撰稿 | 梁瑀庭 中原大學臨床心理組碩士生
校稿 | 詹雅雯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Photo by Fernando Zhiminaicela on Pixabay

2021年1月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新聞媒體及大眾聚焦在桃醫事件的同時,真正身處於桃園醫院中的員工們接續要面臨的未知狀態,都成了莫大壓力壟罩著他們。透過桃園醫院身心科臨床心理師-蔡佩珊心理師的描述,讓我們一探究竟心理師在這段期間內的個人心路歷程,以及專業上提供哪些員工心理健康相關服務。

檢疫結果、業務調整、個人行程都瞬息萬變,心情就像在洗三溫暖般….

因為部分同事與確診醫師參加同一場病例討論會,身心科心理師及其他職類同事被匡列為PCR採檢對象,接獲採檢通知與等待結果令人焦躁忐忑,雖然結果陰性令人鬆了口氣,但面對院內員工因出現感冒症狀複篩陽性及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情緒常隨之起伏波動。由於院內感染情勢擴大,心理師門診臨床業務、實習教學全部暫停,需與個案聯繫說明,評估與治療無限期延期,並配合分流上班。院內感染期間新增支援門禁管制的業務,需面對不熟悉的業務以及須留意新聞媒體記者藉機進入採訪,此外,新聞媒體無時無刻地報導,親朋好友蜂擁而至的關心等皆是壓力來源,令人身心疲憊

Photo by Anna Shvet on Pixabay

''桃醫人身分''的生活挑戰

員工們在家庭內也存有衝突和挑戰─因醫護職業身份而影響到同住家人的工作及生活。有孩子的醫護同仁也不太敢讓學校知道家長是桃醫人,很擔心會被汙名化、被學校拒收。部分同仁則是在要將孩子送去學校或自己照顧間拉扯,這牽涉到是否要請「防疫照顧假」?請假後,接踵而來的是家庭經濟負擔問題。也有同仁擔憂自己可能將病毒帶回家、令家人有感染風險,身心緊繃地在居家時時刻刻戴著口罩。此外,為避免造成社會大眾不安,桃醫員工全體被要求自主健康管理,避免非必要接觸與外出,並隨時記錄足跡、定時通報體溫與身體症狀,同仁多數感到緊繃、煩躁與愁苦,工作氣氛也較低迷。

將心力投注在''當下'',我還能做什麼事?

因為訊息與政策變動,情緒也常隨之起伏,當時自身採行的調適策略就是藉由配合足跡紀錄,刻意做每天的生活日記與感受隨筆,這些紀錄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身體感官做連結,刻意練習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變化,持續的正念練習,也讓自己的心安住在當下,並接納這些變動,帶來穩定自己的功效。

院內群聚感染後,臨床心理師們所做的心理健康復原計畫

Photo by StockSnap on Pixabay

檢疫所內的員工線上關懷團體

團隊中的林俊佑臨床心理師在檢疫所隔離期間,針對特定病房同仁開設了員工線上關懷團體,為使同仁們在混亂的隔離期間保有穩定的作息,固定群組聊天室討論時間,共進行了連續八次的群組聊天室團體。從第一次討論「解除隔離後第一件想做的事」到最後一次「如何打包回家的行李」,八次聊天室團體融入「安、靜、能、繫、望」的安心原則,藉由固定時段的團體討論讓參與成員有相對較規律的作息,彼此支持與分享、安頓身心,宣洩或因應那些不滿、焦躁、不安的情緒,並讓檢疫隔離的同仁即使在物理環境上被隔離但情感上還是與人有所連結,最後討論解隔離後共同想要進行的活動,提升正向期待與信心。

全院健康心理普篩

今年二月中旬,本院具精神醫學背景的李新民顧問醫師與院方高層商量研擬,由臨床心理師團隊與其他科室跨單位合作進行了全院健康心理普篩,在原本體溫通報系統中放入簡式健康量表(BSRS-5),於二二八連假前後分別進行前測與後測。調查結果發現,連假前許多護理人員的自評分數偏高,後測則自評分數多數明顯降低。針對後測高分者使用進階問卷進一步釐清創傷及情緒狀態(使用ITQ、GAD-7、PHQ-9等量表),臨床心理師團隊最終進行19名高分者及6名確診醫護電話關懷。

醫護人員線上正念減壓技巧訓練課 

臨床心理師團隊為讓心理資源可讓全院同仁都能普遍性參與,四月份邀請石世明臨床心理師帶領一週一次(共四次)的線上正念減壓技巧訓練活動,希望能協助員工觀照身心、自我照顧,提升復原力。

photo by Ekaterina Bolovtsova on Pexels

職安室員工減壓團體 

由蔡佩珊臨床心理師主導規劃的減壓團體,引導同仁做五感體驗、重新連結自己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增加他們的自我覺察力、做人際的連結和支持,以及一些放鬆訓練的體驗練習。希望參與同仁能看見自己的內在需求與自我照顧,留心此時此刻,暫時斷開對過去與未來的擔憂、緊張與煩躁。

疫情爆發的太快,我們沒有餘力去守護自己的身心狀態。但,在那之後呢?

本院心理師團隊自去年因應疫情開始規劃心理介入服務時,就開始回顧文獻、查找資料,發現醫護人員安定內心的優先需求是防護裝備是否充足完善、家人的安全、自身的安全和休息等,減壓團體/活動的需求反倒不那麼急迫需要。在累積了疫情期間的照護經驗後,未來團隊也將採持續、放緩節奏的形式提供員工心理健康服務,包括原本就有的員工關懷專線服務,未來也會在適當條件下開設員工紓壓團體。畢竟醫護同仁不會只有Covid-19疫情期間才有壓力,開始學習自我照顧或做自我探索的練習,從覺察到學習紓壓或將其視為鍛鍊自己的正向思維,都可幫助同仁更有效去因應緊急的壓力或面對生活困境,以預防的角度持續提供員工心理健康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訪 |蔡佩珊 臨床心理師 

現職 |
  •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內科 臨床心理師
經歷 |
  •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臨床心理師
  •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 桃園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 臨床心理師
學歷 |
  •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


FB粉絲專頁   | 《心理誌 PsychoLife》

Blogger版面編輯   |  賴曉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理誌第45期春季號-3:動物溫柔的力量-淺談動物輔助治療

文章 |  葉明理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創會理事長 採訪 |   王淳慧   臨床心理師 何謂「動物輔助治療」? 所謂「輔助治療」是一種輔助性質的療癒方式,病患接受正規的療法(服藥或諮商)時,常會遇到瓶頸,例如心裡抗拒、體能等問題,因此近年來發展出一些另類的療法,來輔助正規治療。 「動物輔助治療」是一種以動物做媒介的輔助療法 ,它會有一個完整的治療程序。我們通常會先評估個案的狀況,設定符合個案需求的治療目標。針對這個目標結合適當特質的動物、設計合宜的活動,形成一個教案,再根據教案進行介入,期待介入結果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是動物輔助治療的流程。 目前有哪些機構在做動物的輔助治療? 台灣提供動物輔助治療服務主要的有兩個組織,一個是「 台灣狗醫生 」,一個是我們「 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與台灣狗醫生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很重視 「動輔金三角」 。 所謂「動輔金三角」就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動物輔助治療師」(簡稱動輔師)、「動物輔助治療員」(簡稱動輔員)及「治療犬」三者合而為一、互相協調的概念進行服務,三者以同等距離圍繞在服務對象周圍,其中與「狗醫生」最大不同就是「動輔師」。 「動輔師」 兼具助人及動物專業的橋樑角色,他需要以個案為出發點,評估個案的需求、設定治療目標、設計合適的教案。 我們希望動輔師本身是從事助人專業領域的工作者,而協會能提供動輔師「如何以動物為媒介,協助個體復健」的技巧訓練。凡是助人工作者都可以來報名參加動輔師的培訓課程,完成上課受訓時數、實習時數、繳交作業,我們就會頒發證書。 「動輔員」 通常是治療犬的主人,因為動物無法講話,需要一個對它很熟悉,能夠控制、引導它的人來完成任務。 動物(治療犬) 本身雖具有療癒的效果,但需要專業人員的引導,才能讓它們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動輔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技巧?治療犬需要通過哪些認證或訓練? 主人(動輔員)需要具備一些「引導狗狗在一個干擾多、壓力大的環境可以穩定出任務」的技巧。我們要求治療犬夥伴(主人與狗)在出任務之前都必須通過認證考試,一般狗狗沒有事先接受訓練,通常不太容易通過認證考試。 治療犬的認證需注意下列幾點:首先,這隻狗必須打晶片,確認狗與主人的關係狀態。其次,認證考試或每年換證考試時,需檢附當年度或 6 個月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4期秋季號-5 : 專訪 李慧芳臨床心理師

就心理治療所而言,台南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這裡的心理治療所不論是量或是質都很快速的發展中。這次訪問的是李慧芳心理治療所,它位於巷弄內,由李慧芳資深臨床心理師擔任所長,特別的是這治療所全由她一手包辨,在以下的訪問中,我們好奇著她如何兼顧複雜的行政和專業治療工作,以及她人生戲劇性的轉變。 問題一、想請您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成立治療所的起源。        我是國立中正大學心理所畢業的,一直以來,可能是生長環境家本身特質的影響,我從小對於熱愛心理學跟對於心理助人工作有很大的興趣,我很清楚我甚麼都不會,只有心理學跟心理治療是我的專長,自 93 年碩士畢業後,在職場上工作約五年的時間,自實習的時候就是待在醫學中心,深刻體驗醫療環境其實非常的操忙,要專心做心理治療並不容易, 93 年在考取心理師國家執照以後,先待過精神科診所做自費心理治療項目半年,工作歷程中,我感覺自費心理治療相當的貼近我自己的興趣,但當時可能台南的社會風氣,對於心理治療的接受度不高,我也太缺乏經驗跟見識,無人督導帶領之下,精神科診所也因為營運考量,最後開始要求要做很多健保項目,我感覺又開始變得無法專心在心理治療上,因此選擇了回到醫院希望能夠給自己選擇能夠穩定收入的工作,但情況仍舊重複發生了,健保的議題以及醫院營運的問題仍存在,又開始感覺到這些困境,就算醫院領固定薪,專業也無法實踐,心裡也不得安穩,觀察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短期是不可能改變的,一直鑽研心理學的我,不甘於只是在醫院淪為一個心理測驗技師,我覺得倦怠感太重了 ! 所以我決心脫離健保廉價壓榨的日子,加上我對於心理學仍舊有求知慾望,覺得自己讀得不夠,所以考量自己規劃,想攻讀博班,但我知道攻讀博班則無法勝任全職心理師的工作,所以我跟丈夫商量可以讓我一邊開業,一邊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我已經取得博士資格候選人,現在只剩下博士論文的產出,所以大致上這些年還算是過的去的。 問題二、在您心理師執業的生涯中,有遇過什麼印象中最有趣及最困難的例子嗎?      太多了,治療所的案例,永遠比在醫院所面臨的更鮮血淋漓,有的花治療費希望獲得我的情感關係跟愛的,希望我能夠支持他 ( 她 ) 的、或在諮商是企圖操控我傷害自己結束生命的 .......... ,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都不少,每次問題出現都是一個挑戰,而且不同的是,自己永遠是焦點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5:專訪運動心理學-鄭溫暖教授

受訪者:鄭溫暖 教授 採訪 / 撰文 :王韻齡  臨床心理師 這次很難得能訪問到國內非常專業的運動心理學老師鄭溫暖教授 , 鄭教授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有非常多年的經驗,也曾經多次隨 亞 奧運團隊出國比賽 。 鄭老師當初是如何跨入這目前對一般大眾都還是十分陌生的運動心理學領域呢 ? 在這麼多年的經驗中,鄭老師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呢 ? 請看以下的訪問 。 如何進入運動心理學的領域 ? 我是台大心理系畢業的 , 後來去榮總 神經內科從事 失智 症 方面的 研究 工作 , 接著我去了 美 國唸公共衛生 , 後來畢業 在美東醫學重鎮 持續 作 失智和阿茲海默 症 等相關工作 。後來因緣際會 回到台灣在長庚醫院 精神科 工作 , 同時也 涉足媒體相關工作 , 並 在長庚大學 兼 課 。 雖然那時候差一點要去媒體界 發展 ,但家人覺得長庚才算是正職 ( 笑 ),所以 也就 一直到 我先生 計畫 出國進修 才 離職,但出國的行程 卻意外產生變化, 於是 閒來無事的我 就在 國科會 徵才資訊 中注意 到一份工作 ,吸引我的原因是 離我家開車 居然 不用 十 五分鐘 , 工作的條件就是運動心理和國外碩士 。 去面試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動心理學 ,結果幸運的 被錄取了 , 也因此開啟了我 進入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從事心理工作的大門 。 我在這領域 完全是從零 開始,對 運動 僅有觀賞的興趣 , 而對 運動心理學 及服務的對象 ( 運動教練及運動員 ) 更是毫無頭緒。但當時並不感到焦慮 , 倒是感到好奇與有趣 。 從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人需要很會運動嗎 ? 有沒有什麼是必要條件 ? 我覺得不見得要很會運動 , 但 必須不排斥運動 , 有 興趣 是最好 , 至少 應 有興趣看比賽 ! 因為 主要的工作對象就是 運動員,在對話中 常 會提到運動 訓練或比賽 相關話題 , 如果對運動賽事毫無興趣 , 對談很難產生火花。 我 當年工作時 台灣有二個 國手 訓練中心 , 北部在 林口體育大學 叫北訓 ( 已經結束運作 ) , 南部在 高雄 左營叫左訓 ( 目前稱國訓中心 ) 。 當時 將近兩年的時間運動科學組裡只有 我一個心理 研究員 , 同時負責北訓及左訓的國家運動代表隊 , 雖然常兩邊跑 , 但 大量 接觸台灣層級最高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