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第61期-9月版:綠色療癒 重回自然

作者:東華大學 諮商與臨床心理系助理教授 黎士鳴臨床心理師


     
   2024.04.03地震重創花蓮,坐落於花蓮的東華大學也受到極大的衝擊,不只是地震還有系館大火。地震時正好是同學與同事們上班(課)的時間,到了校內面對師生的不安,立即與校安中心聯繫且推展安、繫、靜、望、能之安心五步驟:提醒同學們要找安全的地方,然後聯繫家人報平安,參與後續的靜心活動與保持希望向前進,最後每天做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在地震後的心理復原中,面對外籍生與住宿生的不安感,與社會參與中心及學務處合作,透過園藝活動(包含認識植物、製作網袋以及分享經驗等)整合安心五步驟(SCARE)—安心自在(Safe - 創造安心的環境)、連結彼此(Connection – 透過植物連結人際)、情緒調適(Adaption – 正念編織調適心情)、重拾希望(Relive hope – 發現植物的生命力)、自我增能(Empower – 學習照顧植物)來提升同學們的安適感,以度過持續餘震的時光。

        在發展校內綠色療癒模式後,進一步走入社區推動綠色療癒安心活動,包含:文健站、校園、機關與社區等,透過安心五步驟結合園藝活動,讓民眾安心自在,並且帶回小盆栽照顧。在過程中,社區民眾皆感到舒服自在且愉快,甚至有些單位邀約安排後續的活動,如端午節的包肉粽活動等。


校園-綠色療癒
 
社區-綠色療癒

        綠色療癒是以園藝為媒材,融入安心五步驟之災後安心活動,流程如下:
     
        一、安心場所(Safe):首先建構安心的場域,由於災後餘震不斷,要先確保在活動場所中的安全度。第一站即到受災嚴重的部落,在部落的活動中心進行活動,在活動結束後還利用盆栽等材料來裝飾場地,讓居民活動得更加舒適與安心。

        二、促進連結(Connection):透過綠色療癒的活動來催化原有社區居民的連結,在選取盆栽中可以看出居民原有的人際互動,透過領導者的催化來促進彼此的正向合作,包含認識植物、交換植物等等。

        三、調適心情(Adaption):在活動中加入編織網袋的活動。過去的研究發現編織活動可以改善精神症狀(Wang et al.,2019),在活動中反覆的編織行為需要許多的耐心與細心,過程中可能稍感到不耐煩與負面感受,但在持續的編織過程中,參與者可以感到情緒舒緩。

        四、重拾希望(Relive hope):將植物放入網袋中,仔細觀察植物的模樣,可以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與自身內在的希望感。

        五、自我增能(Empower):教導照顧植物的策略,成員將植物帶回家照顧來增加自身的效能感。

        在一系列的綠色療癒安心活動之後,我們進一步安排重回自然之親近自然活動,包含:三貂嶺,富源蝴蝶谷生態之旅等。親近自然活動採用GREEN模式(黎士鳴等人,2023),包含:成群結隊(Group)、反思自我(Reflection)、彼此增能(Empower)、舒緩情緒(Emotion)以及回歸自然(Nature)等五大元素,透過走入自然感受群體間的互助與森林浴的芬多精,讓個體更加身心舒暢,舒緩壓力。

        在專業增能上,邀請美國舞蹈治療師Eleanor DiPalma教授來東華大學帶領舞蹈治療工作坊,在其間還特別到戶外自然場域,進行舞蹈治療體驗活動,透過身體與自然場域的連結,創造內在療癒的力量。在過程中,除了在東華大學鄰近的森林進行舞蹈治療以外,還走入社區到豐田的碧蓮寺,邀請社區民眾一同體驗身體與自然的連結。


親近自然GREEN模式

舞蹈治療與自然元素

        地震是一種天災,災後人與自然產生的斷裂,面對災後的恐懼,我們透過SCARE五步驟讓個體在原有的環境可以安頓身心。以在地特色,以自然為基礎的療癒進行災後復健。從過去研究發現,親近自然是心理健康促進之策略之一(Li et al.,2020),在其中自然療癒可分成兩大類:以自然為媒材(如:植栽)以及以自然為場域兩種模式(圖1)。

圖1 自然療癒模式


       在以自然為媒材的園藝活動中,透過個體與植物的連結,然後透過照顧植物來強化自我照顧之力量;在以自然為場域的森林浴中,偕伴成群走入大自然,以自然環境作為療癒之元素,也讓個體重回自然的懷抱。災後復原漫漫長路,透過大自然的療癒力量,搭配心理師的介入模式,將療癒融入生活,連結自然產生「心」連結。


參考文獻
黎士鳴、黃譯鋒、陳進鴻、蘇庭萱、楊雅惠(2023)。健康促進:GREEN模式之應用。臺灣  
      教育評論月刊,12(2),126-133。
Li, C. C., Tang, Y., Li, S. M., & Tsai, T. Y. (2020). Type of Mental Health Lifestyle 
      Required in Taiwan. 台灣精神醫學, 34(3), 134137. 
      https://doi.org/10.4103/TPSY.TPSY_25_20.
Wang, C. Y., Zheng, L. Z., Wu, C. Y., & Li, S. M. (2019). MakerActivities in a Psychiatric 
      Day Care Center. 台灣精神醫學, 33(1), 45-47. 

《心理誌》第61期-6月版:認識容易引起選緘個案不說話的情境

Image by Thomas G. from Pixabay

       德國心理學教授 Prof. Dr. Christina Schwenck以網路研究方式,邀請91位選緘個案家長填寫「容易引起選緘個案不說話的情境」問卷,研究統計結果如下:

  • 人物前三名: 距離個案太靠近的人,權威角色,不熟悉的人( 陌生人)
  • 地點前三名: 全新不熟悉的地點,人太多的地點,有過負面經驗的地點(如醫療單位、期待他說話的地方)
  • 活動前幾名: 新的活動或運動(游泳 、溜冰、他覺得沒辦法掌控或他覺得會失敗的活動,會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需要說話的活動
      
        因此,當遇到這些情境的時候,我們更要一小步一小步的用階梯暴露法來去敏感這些情境引發的焦慮喔!多多讓個案感覺到他可以勝任新情境的挑戰而不是累積太多他辦不到的失敗經驗!

       去焦點溝通策略是重要的,先讓個案與主要照顧者在獨立的空間互動,治療師就是不要太和個案眼神接觸,也不要靠個案太近,讓個案先熟悉環境先放輕鬆。治療師先和主要照顧者會談,又適時的說出個案現在的活動,如「看起來你喜歡畫畫」、「你們正在組裝火車鐵軌」等等,一開始以建立良好的關係為目標!


        Dr. Christina Schwenck最近研究為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的相關性,大家可參考,其連結如下:https://www.soscisurvey.de/SMASS/?q=engl_01

參考文獻:

Schwenck C, Gensthaler A, Vogel F, Pfeffermann A, Laerum S, Stahl J.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 place, and activity that trigger failure to speak in children with selective mutism.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22 Sep;31(9):1419-1429.


註:本文原刊登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FB」,由台北市關渡醫院邱姵寧醫師整理,邱姵寧醫師同意且期待大家轉載

【515臨床心理師節】新聞: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515臨床心理師節《為自己出征》展開系列活動

       「臨床心理專業標竿邁入第20週年,今年515日臨床心理師節也展開系列活動。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年以『為自己出征』為主題,展開一系列活動,特別聚焦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提高全民的社會情緒學習和心理韌性......

🔆新聞內容詳見:https://act.chinatimes.com/market/content.aspx?AdID=15601

《心理誌 PSYCHOLIFE》徵稿

   

Image by fancycrave1 from Pixabay   

       《心理誌 PSYCHOLIFE》是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刊物,原本主要目的係為臨床心理師內部專業分享及訊息交流,在2016年起,此刊物對外發行,期待更多人能認識臨床心理師,也分享很多有趣、有用的心理學知識給一般大眾讀者,讓大家親近心理學,理解心理學的魅力。然而,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不斷提升,我們意識到許多最新的心理健康研究發現因為以生硬的研究論文形式呈現,而難以被大眾所理解。

        進入2024年,我們期望以淺顯易懂且有趣的方式來傳遞這些知識,擴展大眾的視野,讓每個人都能更深入地瞭解這些基於實證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促進最新科研成果的廣泛傳播。為此,《心理誌 PSYCHOLIFE》向各位臨床心理師與心理學研究先進邀稿。


<邀稿內容>

  1. 科普文章:邀請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將已撰寫刊登在具審查機制期刊的研究論文,改寫成1000~1500字的科普文章,授權臨床心理師全聯會刊登至《心理誌 PSYCHOLIFE》部落格。
  2. 文章轉載:提供已刊登在專業學會或有審查制度之網站的文章word檔,授權臨床心理師全聯會刊登至《心理誌 PSYCHOLIFE》部落格。請作者亦提供原刊登處名稱。

<邀稿格式>

  • 文章請以word檔提供,如有圖表請隨附圖檔。
  • 請提供作者簡介與照片一張。


<刊登稿費>

  • 科普文章:新台幣2000/
  • 自創繪圖費:新台幣500/


<投稿方式>

        以電子郵件寄至clinicpsy.tw@gmail.com

        誠邀各位臨床心理師和心理學研究先進共同參與,將心理健康知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普化。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心理誌 PSYCHOLIFE

主編 呂信慧敬邀

[國際研討會與交流活動]2024.07活動預告

。海外志工 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介紹

時間113. 7. 15~113. 8. 9

地點福建 晉江

洽詢黎士鳴臨床心理師 shiming@gms.ndhu.edu.tw


。美國舞蹈治療協會來台交流

時間113. 7. 3 

地點東華大學 藝術學院 地板教室

洽詢黎士鳴臨床心理師 shiming@gms.ndhu.edu.tw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