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第62期-9月版: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在台灣臨床心理

作者:張明偉亞東紀念醫院 精神暨心身醫學部 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教育委員會委員臨床心理CBME推動委員會委員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是一種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強調讓學習者習得在工作中應具備的核心能力,而非僅僅完成特定時間的訓練課程。其核心理念包括以學員為中心、聚焦成果、強調能力,並利用如里程碑(Milestones)和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等評量工具,來確保學員能確實具備執行臨床工作的勝任能力,以提升醫療教育品質與病人安全。


   為讓「CBME」的精神落實在臨床心理師的訓練,並凝聚全國臨床心理師的共識。2022年底,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學會)與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聯會)各自在理監事會議通過推派代表推動CBME,共同組成CBME推動委員會(委員會)。委員會經過2023一整年,透過與專家討論、參考其他職類發展、課程培訓等方式,逐步取得初步共識及推動方向。首先將訓練對象聚焦在二年期的新進臨床心理師(Post-Graduate Year, PGY),若建置完成後再考慮延伸至臨床心理實習生(Under-Graduate Year, UGY)。第二,在建立EPAs之前,要先確認臨床心理師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定義與次核心能力。


   委員會根據衛福部醫事司提供的2017-2022年臨床醫事人員培訓計畫,核定臨床心理職類之醫院及執行PGY訓練的人次統計,邀請PGY訓練人次最多的前30家醫療機構的教學計畫主持人、關心臨床心理師核心能力建置的大學老師們與委員會的成員共38人,組成共識會議專家代表,來確保共識會的代表性。


   委員會透過數位社群,提供相關資料,讓這38位代表與其代理人(代理人是為了避免代表臨時有事而缺席)逐步熟悉共識會議討論的議題,並透過兩次問卷調查,讓專家們透過意見回覆來表達自己對臨床心理師核心能力與次核心能力的想法。2024224日,新進臨床心理師核心能力與次核心能力專家共識會議運用焦點團體法,列舉出專家們回覆的意見,供專家們討論、凝聚共識,最終確認六大核心能力與二十項次核心能力架構。


   隨後馬不停蹄地展開臨床心理EPAs標題與任務描述的建置,委員會以2022~2023年間師培課程中,以臨床教師練習撰寫EPAs標題與任務描述為基礎,草擬了EPAs標題與任務描述,並以共識會專家代表為對象調查此草案標題清晰度與重要性,對EPAs之標題與任務描述凝聚共識,因考量區域、醫院層級、臨床心理師所屬部科,與各院執行的臨床任務,取其最大公約數,由原本草擬出14EPAs標題及任務描述,由委員會討論後合併縮減為8個核心EPAs


   2025年3月22、29日辦理之EPAs的全國專家代表共識會議,過程中以焦點團體法凝聚38位專家共識,最後共識出兩年期新進臨床心理師訓練的8大核心EPAs之標題與任務描述,完成EPA八大面向的前兩項。 


  後續每一個核心EPA由兩位至四位主責委員,討論撰寫出標題與任務描述之外的六項面向,於2025414~77日共13週,每週1.5小時進行委員會內部專家的共識討論,確認及修訂其餘六項EPA面向;並於2025 7 11 日由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函全國教學醫院。

   為推廣與提升CBME的能見度,委員會代表分別於2024年與2025年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口頭發表「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 (CBME)推動與我」與「尋找臨床心理的核心任務」,分享CBME於臨床心理職類推動的狀況,並增加與會人員對CBME的認識。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在台灣臨床心理


2025年臨床心理師職類EPA任務描述共識會議專家合影


2025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口頭發表講師合照-

臨床心理職類EPAs的發展-高雄醫學大學


2024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口頭發表講師合照-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 (CBME)推動與我-中原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