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8的文章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9期夏季號-2 : 無形的心靈癌症-淺談老年憂鬱

                                                                     撰稿 / 劉耿良 臨床心理師  無形的心靈癌症 - 淺談老年憂鬱     場景一: 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 30 年老公寓巷弄,一側停滿自用車,巷尾是個公共停車空間;時值下午三點半,不少公嬤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巷內玩耍、練騎車或吹泡泡。大夥是天南地北的聊,而其中一位劉伯伯首先表示,政府要把自己從軍 30 年的退休俸調降了,好幾天睡不好,不知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場景二: 晚上六點半,巷子裡已回來不少車,各家各房也陸續點亮了燈、炒著菜;準時吃飯的張公館,八人坐的圓桌,是坐上了年近 70 的張伯伯、張媽媽,還有一隻貓,其他很少坐的椅子則疊滿舊報紙、茶壺、烤箱,或椅背上掛著張媽媽買菜的購物袋、晾乾再利用的塑膠袋。 場景三: 早上五點半,天色已經全亮了,淺藍色的天空還有著即將落下的月亮;每天準時出現在巷子的送報生熟練的把各家的報紙投入信箱,巷子另一頭的林媽媽也熟練的調整輪椅,準備帶林伯伯到巷口旁的公園做運動、做復健。 上述這三個場景,在高齡化的台灣並不陌生,隔代教養、隔代生活、空窗、獨居老人,以及老老互助;乍看之下,每天的生活多半一成不變,但在這些鄰里長輩的心中,就是日漸的高齡與老化。每當診間出現中老年人的病人時,臨床心理師的腦袋, 最主要就會跳出三個診療的假設與推論:認知退化、壓力適應議題、與情緒困擾。 其一「認知退化」 ,就是常聽到的失智、老人癡呆、 Alzheimer’s disease ;可能好發於 50-60 歲,或因為年齡漸長至 80-90 歲高齡,抑或因為其他中風、高血壓等內外科疾病導致認知能力的損害。病程初期的表徵可能以「遺忘」、「想不起來」為主,進而影響到「時間、空間感的紊亂」;中後期則可能衍生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生理狀態的退化。 其二「壓力適應議題」 :可能常見於一般中年朋友的狀態,例如退休後的生活變動與適應,子女離家、成家的改變,或遇到疾病影響到其他成員的生活規律。上述這些在臨床上皆被視為心理上壓力,而壓力適應良好與否,端視於個人的心理強度與是否及早接受專業的協助有關。 其三「情緒困擾」 即是相對需要更多精神醫療的介入,通常病程會比較長,耗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9期夏季號-1:和高危險/複雜型個案一起建立值得活的生活

陳淑欽心理師赴華盛頓西雅圖大學 專訪 / 陳淑欽 臨床心理師 採訪 / 李咏庭 “民國 98-99 年間台灣的自殺死亡率相當高,當時全台的自殺防治中心或是自殺防治的網絡都還沒有建置的很完全,所以醫院當時的壓力滿大的。從數據看,當時馬偕醫院光是台北院區一個月的自殺通報單是 90 張,我自己手上做個別心理治療的個案在同一時間內有 60-70 位;另外還有一大塊是個案管理,因為經常擔心約不到的個案會出事,我們就需要一直打電話,這些在管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一直期待有團隊的建立可以對自殺防治提供更好的服務。”       剛結束辯證行為治療團隊諮詢會議的陳淑欽臨床心理師,抓緊時間和我們娓娓道來馬偕醫院成立辯證行為治療十多年來的心路歷程。       辯證行為治療(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 是 Dr. Marsha Linehan 針對邊緣性人格個案以及重複發生自殺 / 自傷行為的個案發展出來的整合治療模式,在歐美是一個廣泛被研究與接受的治療模式,目前全台灣僅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有完整的治療團隊。曾至美國西雅圖接受 Dr. Marsha Linehan 訓練的陳淑欽心理師提到,在接受 DBT 訓練之前,每天與大量極度容易被情緒淹沒的個案一起工作其實心中非常的焦慮,也容易感到挫折,因此一直希望找到更有效率的服務方式。 “受訓回來後我們開始比較有技巧的面對個案,比較不會花很多事情跟個案耗卻無法真的協助他解決問題,相對比較明快,比較果決。” >DBT 是如何協助治療師較明快的協助個案解決問題呢? “因為有自殺風險的個案容易激發治療師的情緒,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讓治療師很擔心的事情,所以時間一久治療師也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處理的不夠好所以個案不滿意,那我們的目標就會變成是去安撫個案的情緒,而不是協助他解決問題。但在 DBT 中,它有清楚的目標階層架構,會提醒治療師注意在治療過程中是否有按照目標階層處理個案問題。”       陳心理師解釋到,有時候治療師會因為一些被勾起的情緒反應,因而擔心個案太過脆弱,反而變成過度保護個案,這些對治療的歷程並不一定很有幫助。 因此,在團隊諮詢會議中,團隊裡的治療師們會彼此提醒如何回到原有的治療目標上。 DBT SPAN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8期春季號-5:走出「失業」的創傷,朝向人生另一階段的美好

作者:王淳慧 臨床心理師 走出「失 業」的創傷 ,朝向人生另一 階 段的美好 志銘因 為 失 業 而 來 找我 諮詢。 他經常面無表情望著桌上,整 個人像魂不見一樣 了無生息。志銘在前公司 從 年 輕 打拼到五十 幾歲 , 這 十 幾 年 間 不 論 加班、出差, 樣樣 配合。景 氣 不好,老 闆說 一起共 體時艱 ,即使薪水 凍漲 、放 無 薪假也毫 無 怨言。原先期待在 這 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再來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但 卻在中年 時期遇上公司 虧損, 人事 縮編 。 我 還記 得 當時 是星期五的下班時間, 從經理辦 公室走出 來後 ,我 腦 筋一片空白,我拒 絕 同事的晚餐邀 約 ,只有默默地收拾自己的 東 西, 離開辦 公室,星期一我就 沒有再進辦 公室。 對許 多人 來說 ,工作不只是生活 經濟 的 來 源,是一 個 人的 價 值、成就的 來 源,也是通往人生 夢 想的途 徑 。 從離開 校 園 步入 職場 的那一刻,很多人 對 於工作都抱持著 許 多期待,並將工作視為生活的重心、生存的意義。 過 去十 幾 年生活不是工作,就是家庭,甚至經常 為 了工作, 犧 牲與家人的相 處 ,卻換來如此下場, … 老天真的很不公平! 現 在工作 沒 了,收入也沒有了,整個生活失去重心 。面對親友的關心,我都覺得好有壓力,希望能躲起來 。我希望可以 趕 快找到下一個工作,但投了幾十家公司,履 歷 就像石沉大海一 樣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振作起來?裁 員雖然是一個月前的事,但想到 還是很 難過 、很想哭,深深 懷 疑自己是不是有 憂鬱 症。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統計,台灣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約只有 十三 年。從年輕到老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機率很低,即使體制完善的大公司,每幾年也會進行人員整頓,最近也時常聽聞大公司無預警停業及裁員,員工都是臨時被通知。因此,「失 業」其實是成 人生常見又無法預料的 變數,它 造成的 損 害不只是 經濟 上的 損 失,最 傷 的往往是那些看不 見 的心理 創傷 ,如個人 價 值感及安全感的喪失。尤其是 無預 警失 業 , 失業者可能 會開 始自我 懷 疑, 對工作、人際 的信念也 開 始受到 衝擊 ,因而造成心理 調適 的困 難 ,失眠、缺乏食 慾 、 專 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