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4:讓我們選擇「主動不老」-護腦養腦的三念三行

作者 | 郭乃文 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合聘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邀稿/校稿 | 饒家榮       二十一世紀的醫學不只發現大腦是全身最晚老化的器官之一,還知道利用這個腦系統,可以調整身體的條件與心理表現;像是有經驗的優良駕駛善用一台舊車,既懂得欣賞老車且與愛車合作無間。 健腦:身心健康醫學的最新顯學       研究如何讓一個人進行正確護腦養腦的人生計畫,是身心健康醫學的最新顯學,因為已經有許多證據說明「健腦協助健生」,健生包含 健身體 和 健生活 。健身體部分,一方面透過自主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能讓身體有良好平衡和較佳生理條件;另一方面,透過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能降低慢性病發生的機率與減少衰弱程度。而,健生活部分,則是透過 主動栽培自己自我覺察和執行力 之過程,讓生命擁有幸福感與價值感。 透過三念三行來進行健腦       以下以「三念三行」(三個概念、三個行動)來介紹由腦科學證據所建議的護腦養腦原則:       首先,三念,就是要擁有 「大腦是可以訓練的」、「大腦必須要訓練監控能力」以及「聰明好大腦的定義有許多種」 這三個概念,並時時提醒自己。       腦科學研究說明,腦系統靠著大約860億個不同功能的神經細胞之間的合作來產生「活下來與活得好」的功能,這些神經細胞隨時都在相互傳遞訊息,所以不必害怕自己的思慮會混亂或不安穩,因為這是必然的啊! 還好人類長期演化下來的系統,配備了一個監控機制,就像是圖書館或博物館配備管理員來協助維持該館的營運,因此,人腦經營自己的力量就像是這管理員一般,掌管生心理的平衡和生命表現。只是大家必須認清,並沒有任何人是天生就被配備著優秀盡職的管理員,而是很公平地、無論其祖先或八字有多強,每位人腦中的管理員的效能都需要在生命中透過足夠的經驗和訓練才能展現出良好表現。而第三個概念引伸出來的,就是不要隨便和別人比來比去,想想,不同圖書館或博物館都有其特色,所以每位管理員必須依據其特色來經營。       第二個部份,腦科學指出以下這三個行動功能應是管理員精進的方向,也就是雖是不同特色的每個人,其聰明發展與優質老化的人生的智慧展現!切記,這聰明好大腦是和英文數學成績沒有關係的,而是以下三種腦力。       三行,腦科學的建議是強化三種的腦力,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3:從專業培訓看臨床心理師在長期照顧的角色

作者 / 陳靖 臨床心理師 邀稿:蒙宛筠 校稿:蒙宛筠、饒家榮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的社會,如何維護高齡人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及因應老化社會帶來的照護與醫療問題,進而降低青壯年扶養負擔,乃為政府目前正努力的首要目標,臨床心理師主要負責的項目為哪些呢?(以下簡稱臨心師) 臨床心理師目前在長照體系下負責什麼樣的工作?        臨心師在長照體系下究竟能做什麼?兩年前我在拜會高雄市長照科科長時被問了這個問題,因過去從事失智症研究到醫院第一線服務,自己從未質疑臨心師在長照領域的功能與角色,但突然被這麼一問之後,發現大家可能普遍不清楚臨心師在長照的角色,因此我試著整理了手邊的資料。 依目前長照政策,可以分有下列兩種服務: 1、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 「預防及延緩」的意思,就是服務內容著重在 活動再設計、增強身體機能與人際互動 等,希望能讓長者在家附近的社區中,以健康、活躍的型態逐漸的老化,降低高齡化所帶來的衝擊。臨心師在預防延緩失能服務中,大多扮演社區據點的團體帶領者,帶領的團體課程必須經由衛生福利部核可的,內容以促進長者認知功能、人際活絡或體適能等活動為主,減緩老化帶來生活影響。 2、居家失能照顧評估: 顧名思義為「 到宅服務 」,以高雄市為例,臨心師主要針對長者的困擾行為做評估,指的是長者若有認知、情緒方面的問題造成照顧者困擾時,照顧者透過長照專員評估需求後,就會轉介給各地方公會的臨心師,臨心師就會到宅評估長者或照顧者需要使用多少的資源做介入或直接提供心理服務。目前服務的對象大多為年長、行動不便或因身體疼痛而不願出門就醫的長者,臨心師服務內容有情緒支持及陪伴、認知調整、失落情緒再接納、家屬衛教等。 臨床心理師們目前在長照場域上面臨什麼樣的議題呢?       臨床心理師跨入長照服務的時間較晚,在民國105年時,臨心師全聯會調查取得Level I資格的臨心師相當稀少,竟不足30位,經過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前任及現任理事長的支持下,積極爭取補助籌辦長照課程訓練,才讓符合資格的臨床心理師增長近了近10倍。(圖2)民國107年時,終於將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正式納入長照專業服務手冊中,正式成為長照專業團隊中的一支。 因此想發展長照領域的臨床心理師會遇到的困境可能有(圖3) 1、人力不足: 全國具臨床心理師證照的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2:借鏡日本長照看台灣:專訪日本夢之湖村日照中心董事

專訪 / 吳炯麟   董事 邀稿 / 蒙宛筠 校稿 / 饒家榮     前陣子獲得了一個機會到日本的夢之湖村日照中心參訪,發現機構裡的老人們和工作人員們發自內心的笑容、雀躍,機構裡的工作人員也時時刻刻面帶笑容,溫暖服務著機構裡的每一位老人,每位老人們都自動自發的參與著各種活動,甚至是拖著行動氧氣瓶的老人也積極參與,這和在台灣安養中心體驗到死氣沉沉的情景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極力的邀請在日本長照機構經營多年的吳炯麟 董事 跟我們分享他是如何走進日本長照的領域,遇到了什麼樣的生命轉折,以及從機構視角去看台灣和日本長照的制度,我們到底該怎麼努力才能讓台灣的老人們也能體驗到這樣的生活呢?讓我們 欣賞以下的訪談內容。 父親用生命教導我的事       我在大學畢業後服完兵役後就到日本工作了。如大家印象中的日本上班族一樣,我在日本工作也是每天早出晚歸,在成家立業、拼命工作的這段歲月裡,我看著我的孩子長大、獨立了;而我卻還沒意識到在台灣雲林的父母老了。      直到有一天,發現父親變得記性不好,才由醫師診斷出來,父親得了失智症。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也不嚴重,我們看起來不過是偶爾忘記事情而已,人老了難免會這樣。於是我繼續回日本過拼命工作的日子。       父親生性沈默寡言,在失智後更是嚴重,雖然我經常二、三天就打電話回家,但是也只能問候幾句便請父親把電話轉給我母親。雖然心裡會牽掛,但是忙碌的我仍然忙到連農曆年都沒有回台灣陪父母過,只能常常打電話回家,而照顧父母的工作自然的落在哥哥身上。但是哥哥也遠住在台北,所以,主要照顧工作也就由母親接手了。如同目前很多家庭的老老照顧一樣,父親的症狀一天比一天變差,而母親的身體也一天天的老化,在這樣的狀況,我的哥哥在壓倒母親最後的一根稻草出現之前做出決定,送父親到養護機構 ( 正確說法應該是被騙到機構,哥哥含著眼淚跟父親說要去醫院他才上車的 ) 。     當聽到父親被送到機構後,我知道不管再怎麼忙,都應該要回家一趟,心裏想著:養護中心比家裡寛徜又有人服務,父親的情況應該會有好轉吧!沒想到,走進父親居住的養護中心,一進去赫然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老人被綁在輪椅上面,定眼一看,竟是我的父親!他不但被綁在輪椅上面,鼻子還被插著鼻胃管…,頓時,我跪了下來,除了流淚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事。不久後,父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0期秋季號-1:長照心視野-連結醫療與社區長照的臨床心理師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專訪 /林欣儀  臨床心理師 邀稿/蒙宛筠 校稿/饒家榮       長照 2.0 的政策已陸續在全台各地的相關單位執行中,長照這個領域對臨床心理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這次邀請到長期與失智症老人一起工作的林心理師分享她的經驗,起初是如何跨入長照這一個陌生的領域?如何將醫院的經驗帶進社區的失智症團體中?以及當她從南部的社區跨到北部的社區後的發現。 想做社區長照的起源       我從碩士班開始密集接觸失智症的個案,拿到臨床心理師證照後,初出茅廬的我到了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任職,接觸的個案是以失智症個案居多,當時並沒有想過在醫院的空間以外還可以做些什麼,但某次為失智症奶奶追蹤評估認知功能,以及與擔任主要照顧者的丈夫會談時,我照例問起平常照顧奶奶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爺爺突然氣急敗壞的抱怨起奶奶常不願洗澡,督促她時總推託洗過了,有時卻半夜跑到浴室要洗澡,鬧得雞犬不寧。當時我絞盡腦汁的跟爺爺討論起如何輔助奶奶記得自己是否已洗過澡,爺爺卻無奈地擺擺手對我說: 「妳說的這些方式沒有效果的啦!」 當時我突然驚覺自己只是坐在醫院的評估室裡,半年或一年才見到個案一次,自己憑空想像著他們生活的環境而產生出的建議,對家屬來說可能根本搔不到癢處吧? 跟失智症病程賽跑,「少輸為贏」!       這樣的想法默默地植入了心底,到了 2016 年秋天,有了一個到鳳山老人日照中心帶領失智症團體的契機,這是第一次正式離開醫院進入到社區。老實說,內在的焦慮感比新奇感還強烈多了,當時的自己對於認知促進團體運作原則並不具備足夠的了解,一個人矇著頭摸索如何應用過去學到的心理學知識設計教案。所幸,日照中心的爺爺奶奶都非常可愛,每週進到教室,總看見大家笑咪咪的迎接我,降低了我的焦慮感,他們可能在我走出教室後就不記得我是誰,但在課程中自然友善地與他們互動,可從中感受他們的正向回饋,常常有奶奶在課後點心時間硬是要把我留下,想把手上的蛋糕分給我吃。後來就轉念想著: 在跟失智症病程賽跑的過程中,我可能只能做到「少輸為贏」 ,或許這樣的認知訓練不會有太戲劇化的轉變,但能夠帶 給他們正向的情緒感受與人際互動經驗,或許也是一種幫助了吧。 Photo by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9期夏季號-4:催眠治療,跟你想的不一樣

專訪 / 黃天豪 臨床心理師 採訪 / 麻筱涵               催眠治療,跟你想的不一樣 午後,空氣中瀰漫著咖啡香,在天豪心理師引領下,我們踏上此趟「催眠治療」之旅 … 心理治療界的搖滾盛事               「心理治療演進大會 ( 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 」始於 1985 年,為慶祝心理治療 100 週年,乃由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 Milton H. Erickson ) 1 的嫡傳弟子、亦是 是艾瑞克森基金會的創辦人及現任執行長 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 所創辦 ,每一屆均廣邀心理治療界的先驅學者共襄盛舉,教科書中的大師齊聚一堂,絕對是臨床工作者值回票價的朝聖之旅! 因緣際會 …                     艾瑞克森基金會 在臺灣也成立了正式的分會 —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致力推廣催眠治療,舉辦工作坊。            天豪心理師談及自己初入臨床工作時,秉持著一顆學習好奇的心進入了催眠治療的學術殿堂;爾後數次參加 「大師督導班( Master Class )」 2 。這條學習之路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越走越深, 天豪心理師 更從學員走到了授課講師,也在慢慢摸索的過程中發現催眠治療令人著迷之處,跟想像中的催眠很不一樣。 催眠治療 ≠ 催眠                     一般民眾聽到催眠,腦海中浮現無非是舞台秀中荒誕可笑的跳樑小丑、或是可一窺前世今生 … 等,在媒體渲染、影視節目包裝下不免過份誇大、扭曲而有所誤解,產生催眠是可以使人秒睡、植入思想、操控人心做出非意識行為的迷思。                      然,催眠不等於催眠治療。催眠治療是有方向性、目的性的,催眠治療也不會去做快速催眠 ,而舞台催眠或是街頭表演則可能會藉此達到戲劇性的娛樂效果。 催眠治療(或所有心理治療)的基礎乃是「 Relationship (關係)」,快速催眠是無助於信任( Trust ),治療是在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之後有一個目標,而催眠正是一個有助於我們治療師傳遞對個案有助益的想法 播種於心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