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4:做一個「像在巷口賣牛肉麵」的臨床心理師

做一個「像在巷口賣牛肉麵」的臨床心理師 受訪者: 陳致豪臨床心理師 採訪 / 撰文 :洪怡婷 臨床心理師                                                                                                                                      身為在社區服務的臨床心理師,陳致豪謙遜低調,只想專注地聽見個案在治療室中的話語,甚少提供治療室以外的服務。只因為他認為,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他更增加了對自我的認識,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不見得是自己做得來的。即便看著其他同業在公眾面前發光發熱,他卻反 而 收斂起來,投入在自己搭建的小舞台上,展現自己也更靠近自己。 「 從事某些 行業 的要求 是離自己 有些距離 的,但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卻是離自己越來越近。」 富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觀,陳致豪心理師侃侃而談,分享著他對於臨床心理師這個行業的想法。過去曾任精神專科醫院心理科主任,但為了更靠近民眾、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而轉身離開熟悉的醫療機構領域,踏入社區。不那麼計較收費,只想要發揮更多服務的可能性,提供專業給所需要的人們。      一開始也是在懵懂的情況下,進入心理系就讀,雖然陳心理師說,自己如果沒念心理系,應該會是念 與 醫 事 相關或機械類的科系吧!在大學放榜被長輩告知是考上了台大心理系時,陳心理師還想著:「我有填那個志願嗎?」或許是命運當中有所安排,學習了 臨床 心理學之後,反倒是讓自己跟自己越來越靠近。運用 以 心理學 為 基礎的心理治療服務,讓陳心理師感受到,他更能感覺到自己,也更能夠尊重「人」的價值,而這也是做有療效的心理治療之必要條件。     在心理師界當中,陳心理師屬於中生代,但卻有著深沉的服務哲學。 「看重一個人的本質,而不是他的『問題』。」 陳心理師溫暖而誠懇地陳述著理念,他認為,對他來說許多來求助的民眾,即便在大型的精神專科醫院,或在社區當中的診所或基金會,驅使他們前來接受協助的原因是大同小異。很多時候民眾只是暫時性的在生命當中遭遇困難,暫時性在人生路途中卡住、迷路,心理師的服務僅是陪伴、協助打開通道,讓他們能夠過得更順心滿意。心理師不是一個指導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3:臨床心理×棒球運動-和球員一起Faster, Higher, Stronger!

專訪 / 許皓瑋 臨床心理師                          採訪 / 李咏庭   臨床心理師 「打擊出去!」每當身為「國球」的棒球在重要的國際賽事上出場時,全民熱切的關注,總能為棒球場上注入一股活力。而備受期待的球員們,也在炙熱的關切眼神中,上場競技。其壓力之大,可以想見。在球員的背後,有一群人,他們關注的不只是球賽是否勝利,他們也在乎並幫助身處其中的球員,去面對可能因著與球團合作所衍伸的合約與法律問題,或是協助球員面對因著心理壓力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實力的困難。臨床心理師許皓瑋便是在球員身後,扮演著這樣的一個角色。 身為一位臨床心理師,是怎麼樣跨界到棒球運動進行心理服務呢? 「我從小就跟棒球有滿多的連結,也很喜歡這項運動,每次在國際比賽聽到什麼球員心理素質不好、抗壓性不夠等的評論時,都會很希望自己可以為棒球多做一些事情。讀研究所時在國際研討會上遇到一個同樣有臨床背景,然後在運動產業服務的人,就覺得很酷,很想要跟他做一樣的事。但台灣當時的棒球環境不太好,自己只敢想像但不敢去做。」許心理師說。 只敢想像但不敢去做的事,卻也被悄悄地播下種子,持續發芽。許心理師在進入醫院工作後,感到自己希望能有更不一樣的嘗試,也希望能更順著自己的心意,而決定離開醫院,去完成台灣運動心理協會對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課程與培訓,並到輔仁大學甲組棒球隊實習,實習結束後也繼續留在棒球隊裡累積經驗。之後,透過教練的引薦,許心理師進入統一球團擔任心理訓練員的工作。因在統一球團與許多球員建立了信任關係,許心理師離開統一後仍有球員持續與他接觸,球員的經紀人便與許心理師談合作,也開啟他跨入運動經紀產業做進一步服務的契機。「我覺得從經紀公司這個角度切入幫助球員會更有力,因為過去在球團他們是資方的角度,會希望知道哪一個球員有狀況,這會與我們的保密原則牴觸,會有界限拿捏的問題。但經紀公司的角度比較是只要對球員有幫助的事情都很支持去做,球員也會比較安心, 因為他知道你是來幫他的 。」許心理師解釋到。 在許心理師的工作內容裡,有很大一部份是 透過心理學方法來去輔佐球員 。舉例來說,在職棒場上球員最常遇到的就是壓力很大,會影響表現,但有時候球員不一定知道自己怎麼了。或是在重要比賽中的失誤會在網路上有很多批評謾罵,那很多心思細膩的球員就會受到影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2:家庭動起來,身體不再痛-談兒童青少年身心症

        家庭動起來,身體不再痛-談兒童青少年身心症 文: 沈眉君 醫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身心科)      你 / 妳有沒有過類似經驗,家中的學齡期孩子,某次段考前剛好出現急性腸胃炎,當時症狀嚴重到不能去上學,該次段考也沒應考要補考。在那之後每到大考前,孩子就常肚子痛,帶去給兒科醫師檢查很多次,也找不出明確病因,也曾懷疑孩子是不是裝病,但當他肚子痛發作時,還是常痛到臉色泛白,甚至會一吃東西就吐。平常孩子也很少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覺得孩子悶悶的,但他自己卻沒有明顯感覺 …   兒童青少年身心症 ( 身體症狀與相關疾患 ) :     在不少兒童與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功能性的身體症狀(有時俗稱身心症)在某些生活壓力下就會出現。學齡期兒童約 1/4 有慢性或反覆的疼痛 ( 頭痛,肚子痛,肌肉痠痛等 ) , 1/10 有慢性疲癆(常常感到很累),有時在有壓力存在時皮膚疾患會復發(例如:濕疹、乾癬、蕁麻疹等)。通常這些症狀不會持續存在,也沒嚴重到影響生活,學習,人際等功能,因此多不會經常尋求醫療協助。但也有不少孩子,其身體的症狀,讓他們(或家人)很焦慮,擔心是不是嚴重的疾病,或花很多時間檢查想治療。這類個案可能會被認為有身心症而不是單純生理因素造成的不舒服。這類個案若被轉介到兒童心智科或身心科時,若排除其他可能診斷後,可能會被劃歸在身體症狀與相關疾患範圍中 (DSM5 , somatic symptoms and related disorders) 。     因科別間的診斷準則有分歧,臨床工作者也常感混淆,目前的盛行率等數據差異仍大。但有追蹤性研究發現,有些到了成人時仍有上述症狀,甚至會合併焦慮症或憂鬱症等。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有這些症狀的兒童與青少年,常合併對自己情緒理解困難跟表達障礙 (2017,Rita Cerutti) 。 父母如何協助有身體化症狀困擾的孩子:        雖不是每個孩子都因身體症狀造成生活影響,但這類現象在兒童青少年並不少見,有些常併情緒調節跟象徵化的用語言理解表達自己情緒困擾。由於大腦的發展能持續著整個兒童青少年期,身為父母,有以下幾點可幫助自己與孩子,去因應孩子身體化症狀的影響。而若嘗試後仍覺效果有限 ,亦可諮詢兒科醫師是否轉介心理專業評估 。 1 、家長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7期秋季號-1:專訪「衛福部閃亮新人獎」得主-左佳馨臨床心理師

「承先啟後,在心理專業的路上繼續向前行」: 專訪「衛福部閃亮新人獎」得主   左佳馨臨床心理師 採訪者 王淳慧臨床心理師 受訪 / 撰文者 左佳馨臨床心理師 之前您曾在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擔任過臨床心理師,目前在桃園療養院執業,臨床工作資歷大概幾年?可以大概向讀者介紹一下您自己嗎? 從國立中正大學臨床心理所畢業後,在台大竹東分院及現在的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工作已近 4 年,服務對象從學齡期兒童至八、九十歲長者皆有,其中包含一般社區居民、具精神科診斷之病患或有法律議題的罪犯。除了醫院常見的心理治療、心理衡鑑以及完成前述工作後的報告撰寫外,也提供主題演講、疾病知識衛生教育、個案研討及督導、親職教養諮詢 … 等服務。我自小就很喜歡閱讀故事性文學、動漫或看電影,欣喜於穿梭在不同的故事或人生中。臨床工作也有相似意涵,由於接觸的對象形形色色,藉由陪伴個案理解他們的人生歷程,其實有極高的挑戰性及變化性,也讓這份工作更加引人入勝。 獲得衛福部的閃亮新人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您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獎項嗎?您對得獎的感想?得到這份榮譽,對於您的生活或工作有何啟示? 衛福部的閃亮新人獎是頒給在 衛福部立醫院 ( 例如:桃園療養院 ) 工作年資介於 1 至 3 年的新人 ,針對工作內容、成效做綜合評比,選出當年度醫院內最優秀的醫事相關人員。在得知獲獎時,除了感激主管及院內長官對自己的肯定外,也更加期許自己能在專業度、服務的多元性能更加提升。 當臨床心理師是您的志業嗎?在執業的過程中,哪個部分是最具有挑戰性?您通常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帶來的壓力 ? 是否有讓您印象深刻的經驗? 我大學是在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就讀,選擇心理系就讀當初只是出於對人的好奇。但是在大三那一年,因為學業、社團跟輔系讓生活充實到很緊繃,第一次感覺自己被壓力逼迫得喘不過氣而前往學生輔導中心求助。在那時我第一次體驗到心理治療對於自身的幫助, 無論是增加對自我的覺察、自己與人際關係或外在環境的互動 ,好像有時候就是需要旁人 ( 甚至是專業人員 ) 幫忙一同釐清、討論。在那之後,對於走向助人工作的想法就變得非常強烈,終於在數年後進入了臨床心理師的工作中。 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對我而言,最具挑戰性之處可能在於 如何與個案建立一個能共同經歷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6期夏季號-2:日光、色彩、香氣滿盈的園藝輔助治療

封面介紹:以蕨類「海金沙」(也是台灣青草文化植物)為主體的聖誕花圈 受訪者 |  呂怡安   臨床心理師 採訪者 |  李咏庭   臨床心理師 一、一開始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接觸「園藝輔助治療」? 從小我就喜歡植物。小時候父親買了毛利甚八所著漫畫「家栽之人」,故事主角是家庭裁判所的判事桑田義雄,他將 每一個青少年孩子視為珍貴的植栽,需要人們的呵護與了解,唯有明白「植物的習性」,才能給予最好的照顧。 [i] 「每個生命都不同。」 —— 這樣的想法後來就深植在我童年記憶中。 第一次想把植物帶進醫院,是一位安寧病房護理長邀請我去帶領心理治療活動。那時我還沒有接觸園藝治療或安寧療護,只是單純想著:「如果要以生命影響生命,注入生命的活力,或許可以陪大家種些植物!」 當時環境雖難實踐,緣分卻持續展開。有天我意外收到一封信 ——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要開始培訓治療師了!當時我從醫院離職,正在思考下一步,一直心繫植物的我,決定走上這趟色彩繽紛的旅程,後來用了四年再從頭取得另一個專業認同,現在已是臺灣、亞太兩個園藝治療協會的註冊園藝治療師( Horticultural Therapist Registered, HTR )。 [ii] 二、您同時擁有臨床心理師與園藝治療師兩種專業,它們彼此間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嗎?在您的工作中,您又是如何結合這兩者呢? 我有一位個案,原是大老闆,中風後記憶力受影響,後來就過著居家田園生活。他熱情開朗,最喜歡去鄰居家打招呼、從鄰居菜園採點蔬菜回家烹飪。因為有大自然圍繞著他,才得以建立他完整一天的快樂生活。相反的如果沒有種植、收成、烹飪這樣趨近天性的工作,離開治療室之後,其心理復健工作可能窒礙難行。 園藝治療在近代有重大發展,是從二戰傷兵回到美國本土開始。傷兵有許多肢體受傷、 PTSD 、腦外傷與高等認知情緒功能的損傷。因醫院復健治療師人數不足,故開放全美 4000 多個花園俱樂部進入醫院服務、帶園藝活動,後來發現植物和園藝工作對舒緩情緒、促進動機、認知與肢體動作練習都很有幫助,從歷史上可以說園藝治療與復健醫學是一起發展的。 [iii] 因我過去受訓學習臨床神經心理學、心智功能不足之心理治療、復健心理學等,發現園療主要服務的個案與我原本關心的族群,從大腦發展、受傷到退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