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最新文章

《心理誌》第60期–3:司法心理系列-圍牆裡的心理師

最近的文章

《心理誌》第60期–2:司法心理系列-臨床心理師看成癮

受訪者: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      陳家雯 臨床 心理師 採訪 / 撰稿: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      翁承澤臨床心理師 校稿 :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詹雅雯 助理教授   成癮防治相關工作已經在台灣開展了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對於成癮患者我們到底了解了多少 ? 透過專訪陳家雯臨床心理師一同讓我們更了解成癮者。   Image by Reto Scheiwiller from Pixabay 成癮者有什麼樣的特質讓他們容易接觸到物質,進而導致成癮 ? 家雯心理師表示,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物質都是來自於同儕,一開始通常都是因為好奇,有些人在使用過幾次之後可能就停止使用,有些人則是繼續使用進而導致成癮。根據家雯心理師的觀察,這群人可能有一些易脆性或風險因子讓他們容易繼續使用物質,如 : 創傷、負向情緒涵容程度較低、缺乏適切的問題解決技巧、壓力因應能力較差。而上述這些特質又會和物質產生交互作用,當個體使用過物質後,他們大腦的迴路就會被改變,會進一步導致他們更難以適切的方式解決負向情緒或事件,因為對他們來說使用物質麻痺自己,讓自己獲得快樂是最快速的解決方式,也因此難以脫癮。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在物質使用的預防、施用後的介入與未來回歸社區,我們可以給予這群人什麼樣的協助 ? 在預防方面,家雯心理師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從教育及家庭著手。在教育方面,我們首先要教育孩子這些物質是什麼,它們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再來是要教導孩子對於負面情緒及壓力因應的方法。當孩子們能夠涵容自己的負向情緒,也能適切的處理自己的壓力後,他們也比較不會去選擇使用物質來解決自己的困擾。 在家庭方面,若家庭功能夠好,孩子就能建立穩定的依附,也能夠涵容自己的負向情緒,並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建立社會支持網絡。此外,物質的使用其實在某些群體內是一種人際互動策略,這些群體可能均來自高風險家庭,當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容易有普同感、接納感,當有人開始使用物質時,其他人可能因擔心自己被孤立,失去一個能接納自己的團體,就開始跟隨同儕使用物質。所以在物質使用的預防上,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家雯心理師也進一步說明,對於未來更多元、新興的物質,如果這兩點我們能做好,其實就能夠避免孩子去使用這樣子的物質。 在社區回歸方面,目前政府有

《心理誌》第60期–1:司法心理系列-國民法官之心理照護

受訪者: 黃瑜珮臨床 心理師 採訪 / 撰稿: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      翁承澤臨床心理師   校稿   :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詹雅雯 助理教授     Image by Daniel Bone from Pixabay   《國民法官法》 已 於 2023 年 1 月 1 日上路,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讓被抽選的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一同審理刑事案件。希望藉由國民法官制度提升司法透明度,反映國民正當法律感情,增進國民對於司法之瞭解及信賴,彰顯國民主權理念 ( 註一 ) 。不過這樣立意良善的制度,可能會為國民法官的心理健康帶來一些隱憂。透過專訪黃瑜珮臨床心理師,探討這樣的制度對國民法官的心理健康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透過臨床心理師的角度該如何降低這樣的影響。   為何國民法官的心理健康是需要被關注的 ? 瑜珮 心理師解釋,依據我國現行制度,國民法官參審的案件主要為最輕本刑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及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之案件,皆為刑事重案。在參審的過程中 國民法官很可能會直接接觸到一些證據資料,例如:死者的照片、影像、聲音 … 等,而產生相對的身心壓力反應,又或者更為嚴重者,可能產生替代性創傷或出現 PTSD 的症狀。且事後對於案件的細節仍需負保密責任,同時也需承擔判決結果以及民眾的輿論,這些都是擔任國民法官的民眾可能會面對的壓力來源。 而我國國民法官主要透過隨機抽選產生,只要符合資格的國民都有被抽選的可能,因此國民法官的心理健康更是需要被關注的議題。   該如何預防與降低國民法官在參與過程所遭受到的身心壓力影響呢? 瑜珮 心理師說明,較為理想的狀況 應給予國民法官事前完善的教 育及訓練,並向國民法官充分告知可能遇到的狀況,產生身心壓力反應時如何自我協助、壓力免疫訓練,以及必要時該如何尋求專業資源 … 等措施,減少在審理當下及事後的不良反應。 此外, 在開庭過程中,若是國民法官有較緊急需處理的情緒壓力反應狀況,則需要由現場人員協助判斷、處理與就醫。針對現場人員,例如法官及參與開庭過程中的相關人員,臨床心理師可事先提供心理急救訓練課程,協助法庭中的相關人員具有初步判斷與處理緊急狀況的能力,並優化轉介的流程。 在審理之後,也 建議持續追蹤國民法官的身心狀況, 觀察是否有延遲性 PTSD 的可能,建立轉

《心理誌》第59期–1:PEACE五部曲於疫情期間在兒童青少年的應用

受訪者         |  黃文怡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採訪 / 撰稿    |  陳倢伃   中原大學臨床心理組碩士生 校稿              |  詹雅雯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Photo by Anshu A on Unsplash Q :請問 COVID-19 對兒童青少年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其中最常見的情況是什麼? 可以從認知、情緒和行為三個層次來說明: 認知方面 :對兒童青少年族群面對的最大考驗是認知彈性及問題解決的能力,需理解疫情帶來的生活調整與影響,並要能因應政府滾動式的調整,例如:過去出門不需要戴口罩,現在出門需要,配合不同的情境進行實名制、量體溫及消毒;或是過去孩子皆為實體教學,但因疫情的關係改為遠距線上教學,是否有足夠彈性調整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去適應生活的變化。 情緒方面 :媒體持續播報有關 COVID-19 的各式新聞,例如哪個地區多少人染疫、死亡、封城等,大量的資訊會讓年紀較輕的孩童他們不知所措,進一步引起焦慮的情緒,以及對孩子來說仍會出現對罹病的擔心及死亡的恐懼,同時也會對未來不可預測(如疫情發展變化、何時結束 ) 而感到擔心。這些未知的恐懼及對資訊的焦慮,都會引發孩子的情緒反應,包含緊張、擔心或害怕自己一個人,當孩子出現這些情緒,也意謂著孩子正處於不安全的狀態,這些都需要大人協助理解及包容。家長可從旁協助他們安穩情緒,讓孩子青少年知道面對此環境可以如何調適。 行為方面 :孩子可能因為焦慮不安表現出重複詢問的行為(例如:今天有幾個人確診?在哪個區域?我們家附近有沒有?哪些地方不能去? ) ,也可能會發展出一些問題行為緩解焦慮,如:重複消毒及洗手;有一些孩子焦慮度過高,會覺得待在家裡比較安全,拒絕出門;或是與孩子討論時,孩子卻否認自己的情緒、想法,不願意討論,採取封閉行為來自我保護。有些孩子出門時可能會防護得很齊全,例如:曾看過孩子來醫院,大家都是戴口罩的時候,他就戴面罩、穿防護衣,外面再加穿雨衣、戴手套。 孩子在有情緒的狀態下,會想做一些行為來安穩自己,不管是重複的詢問、消毒行為,或是把自己防護的齊全,還是我什麼都不想做、也不想討論,這些其實都是緩解情緒的保護行為。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Q :針對這次疫情提出了 PEACE 五部曲概念,我想請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