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4期-1:讓你在孕期中好好被愛

作者:曾心怡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
主責編輯:蒙宛筠臨床心理師/心理誌編輯委員

      從準備懷孕、成功懷孕,一直到生產,女性在懷孕的每個階段,其實都有不同的生理及心理課題,也可能產生難以調適的情緒、遭遇到生理變化的不適。 

      準備成為母親之前的不安 備孕過程中的主要情緒,會被反覆的不確定感與失落感所填滿。許多婦女在備孕失敗後總會有:『為什麼別人能,我卻不能!』的想法,對於自己在女性角色的功能上產生很大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我貶抑。雖然我們都知道孕育新生命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但在少部分深植傳統社會觀念的文化中,縱使明知是先生的身體狀況影響受孕,仍會讓女性隱然承受不孕的心理負擔。

孕期所面臨的生理及心理難題

      成功懷孕之後,我們通常會把懷孕分為三個孕期,每個孕期所面臨的生理和心理考驗都有其特別之處,孕婦在孕期中的心理調適,也會受多種因素及個人背景的影響,例如:懷孕是否為孕婦或伴侶的期待、對懷孕的想像、之前是否有懷孕的經驗等。

第一孕期:懷孕第0~3個月,孕婦面臨到懷孕初期因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各種身體不適,比如出血、嗜睡疲倦、噁心與孕吐。此時身體的不適會讓孕婦連結到對於胎兒健康的擔憂,加上第一孕期會接受心跳、唐氏症篩檢等各種檢查,使孕婦會一直感受到因各種挑戰所帶來的不安。

第二孕期:胎兒與孕婦身體狀況日趨穩定,孕婦的情緒也會因此趨於平靜,逐漸能感受到新生命與自己共同存在的喜悅。但此時,孕婦的身形會產生較明顯的變化,可能會引發孕婦對於體態與體重控制的在意。

第三孕期:胎兒因身體成長加速,開始對於孕婦的身體產生壓迫,影響行動、進食與睡眠。此時許多仍在職的孕婦們都會產生一種「需將工作趕工告一段落,以便自己去生產」的交接壓力,因此在身體與心理上的負擔都會交互堆疊,進而影響到情緒調適。

懷孕過程中難熬的經驗─家人的支持是重要的力量

      除了這些不同孕期的挑戰外,整個孕期中還有些特別難受的經驗,譬如孕吐,那種吃什麼吐什麼的感覺會讓很多孕婦無法享受吃飯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先生和家人可以陪著孕婦探索吃什麼比較不會吐,並且不要勉強孕婦一定要進食。另外,對於各種產檢結果,或是每次產檢中間無法看到超音波的各種不安,有些伴侶會用理性分析去處理孕婦的不安,但其實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陪伴與理解,可以多用『一起』的說話方式,讓孕婦感覺到你與她同在支持著她,比方說『我會陪著你』、『我們一起想辦法』等等,降低孕婦心中的不安感受。 生產過程中,不論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對初產婦而言都是充滿未知以及痛楚的身體考驗。生產過後通常需要立即哺餵新生兒,過程中會因初次面臨新生兒而產生許多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狀況,在身體尚未恢復的情況下,就得承受間歇性無法休息的疲憊。生產後會有一定比例的產婦出現短暫性的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持續時間約數天到兩週不等,主要的情緒表現可能會以易哭、易怒、焦慮、甚至毫無理由的質疑自己照顧寶寶的能力等形式出現。

給準媽媽們的建議─勇敢說出你的需要與心情

      其實以母親個體的角度來看,孕期中有很多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先生是比較難以體會的。例如孕吐的過程,其實很多時候是孤單又難熬的,因此現在的產前課程,都會宣導、鼓勵先生及其他家人來共同學習。很多時候我都會鼓勵孕婦們勇敢向先生說出自己的需求和心情,讓先生更能感同身受,這樣的過程能讓先生有機會練習成為一位父親,同時讓懷孕本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好比說感覺到胎動或在看超音波照片的過程,那樣的感受既真實又神奇,這也能讓母親更有能量來消化與承載其他的不安與恐懼。

      有些產後的媽媽其實不一定會感覺到自己的身心疲累,可能會以各種焦慮呈現,例如:每天擔憂孩子奶量、睡眠作息,這也是另一種產後身心疲累的展現。過去曾和一群專業母乳顧問交流,我們都有一個體認‒哺育困難常常與產後的身心調適以及身旁家人支持的程度密不可分,因此在產後照顧的過程中,需要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的整合。衷心希望透過我們心理專業的努力,能讓每位媽媽們都能夠在照顧寶寶之餘也能關照自己的心理健康調適。

給孕產婦的好資源連結及貼心提醒

(1)母乳哺育與照顧問題:國民健康署的孕產期關懷網站有豐富的資料,非常適合孕婦及家屬上網閱覽參考,包含母乳哺育專線:0800-870-870,以及手機app下載『雲端好孕守』,全台各大醫院均設有母乳諮詢專線(https://reurl.cc/9zM6ln)。

(2)身心疲累感覺影響到生活時,可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或是至各大醫院的精神科、身心科或是婦女整合門診就診。

採訪介紹

作者-曾心怡 臨床心理師

現任
       | 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 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 碩士
經歷
       | 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 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
       | 台大醫院生產事故小組委員
       |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教師
       |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兼任講師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講師
       |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講師

邀稿與校稿-蒙宛筠 臨床心理師 

現任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臨床心理師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 碩士
經歷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

校稿協助:李蕙君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