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第61期-9月版:綠色療癒 重回自然

作者:東華大學 諮商與臨床心理系助理教授 黎士鳴臨床心理師


     
   2024.04.03地震重創花蓮,坐落於花蓮的東華大學也受到極大的衝擊,不只是地震還有系館大火。地震時正好是同學與同事們上班(課)的時間,到了校內面對師生的不安,立即與校安中心聯繫且推展安、繫、靜、望、能之安心五步驟:提醒同學們要找安全的地方,然後聯繫家人報平安,參與後續的靜心活動與保持希望向前進,最後每天做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在地震後的心理復原中,面對外籍生與住宿生的不安感,與社會參與中心及學務處合作,透過園藝活動(包含認識植物、製作網袋以及分享經驗等)整合安心五步驟(SCARE)—安心自在(Safe - 創造安心的環境)、連結彼此(Connection – 透過植物連結人際)、情緒調適(Adaption – 正念編織調適心情)、重拾希望(Relive hope – 發現植物的生命力)、自我增能(Empower – 學習照顧植物)來提升同學們的安適感,以度過持續餘震的時光。

        在發展校內綠色療癒模式後,進一步走入社區推動綠色療癒安心活動,包含:文健站、校園、機關與社區等,透過安心五步驟結合園藝活動,讓民眾安心自在,並且帶回小盆栽照顧。在過程中,社區民眾皆感到舒服自在且愉快,甚至有些單位邀約安排後續的活動,如端午節的包肉粽活動等。


校園-綠色療癒
 
社區-綠色療癒

        綠色療癒是以園藝為媒材,融入安心五步驟之災後安心活動,流程如下:
     
        一、安心場所(Safe):首先建構安心的場域,由於災後餘震不斷,要先確保在活動場所中的安全度。第一站即到受災嚴重的部落,在部落的活動中心進行活動,在活動結束後還利用盆栽等材料來裝飾場地,讓居民活動得更加舒適與安心。

        二、促進連結(Connection):透過綠色療癒的活動來催化原有社區居民的連結,在選取盆栽中可以看出居民原有的人際互動,透過領導者的催化來促進彼此的正向合作,包含認識植物、交換植物等等。

        三、調適心情(Adaption):在活動中加入編織網袋的活動。過去的研究發現編織活動可以改善精神症狀(Wang et al.,2019),在活動中反覆的編織行為需要許多的耐心與細心,過程中可能稍感到不耐煩與負面感受,但在持續的編織過程中,參與者可以感到情緒舒緩。

        四、重拾希望(Relive hope):將植物放入網袋中,仔細觀察植物的模樣,可以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與自身內在的希望感。

        五、自我增能(Empower):教導照顧植物的策略,成員將植物帶回家照顧來增加自身的效能感。

        在一系列的綠色療癒安心活動之後,我們進一步安排重回自然之親近自然活動,包含:三貂嶺,富源蝴蝶谷生態之旅等。親近自然活動採用GREEN模式(黎士鳴等人,2023),包含:成群結隊(Group)、反思自我(Reflection)、彼此增能(Empower)、舒緩情緒(Emotion)以及回歸自然(Nature)等五大元素,透過走入自然感受群體間的互助與森林浴的芬多精,讓個體更加身心舒暢,舒緩壓力。

        在專業增能上,邀請美國舞蹈治療師Eleanor DiPalma教授來東華大學帶領舞蹈治療工作坊,在其間還特別到戶外自然場域,進行舞蹈治療體驗活動,透過身體與自然場域的連結,創造內在療癒的力量。在過程中,除了在東華大學鄰近的森林進行舞蹈治療以外,還走入社區到豐田的碧蓮寺,邀請社區民眾一同體驗身體與自然的連結。


親近自然GREEN模式

舞蹈治療與自然元素

        地震是一種天災,災後人與自然產生的斷裂,面對災後的恐懼,我們透過SCARE五步驟讓個體在原有的環境可以安頓身心。以在地特色,以自然為基礎的療癒進行災後復健。從過去研究發現,親近自然是心理健康促進之策略之一(Li et al.,2020),在其中自然療癒可分成兩大類:以自然為媒材(如:植栽)以及以自然為場域兩種模式(圖1)。

圖1 自然療癒模式


       在以自然為媒材的園藝活動中,透過個體與植物的連結,然後透過照顧植物來強化自我照顧之力量;在以自然為場域的森林浴中,偕伴成群走入大自然,以自然環境作為療癒之元素,也讓個體重回自然的懷抱。災後復原漫漫長路,透過大自然的療癒力量,搭配心理師的介入模式,將療癒融入生活,連結自然產生「心」連結。


參考文獻
黎士鳴、黃譯鋒、陳進鴻、蘇庭萱、楊雅惠(2023)。健康促進:GREEN模式之應用。臺灣  
      教育評論月刊,12(2),126-133。
Li, C. C., Tang, Y., Li, S. M., & Tsai, T. Y. (2020). Type of Mental Health Lifestyle 
      Required in Taiwan. 台灣精神醫學, 34(3), 134137. 
      https://doi.org/10.4103/TPSY.TPSY_25_20.
Wang, C. Y., Zheng, L. Z., Wu, C. Y., & Li, S. M. (2019). MakerActivities in a Psychiatric 
      Day Care Center. 台灣精神醫學, 33(1), 45-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