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1期-2 : 催眠治療X戲劇效果:在催眠之後。專訪黃維仲臨床心理師


       
      
     專訪黃維仲 臨床心理師
     採訪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


       今年二月,國內第一部以臨床心理師為主角的公視影集魂囚西門開播,開啟國人對於心理師工作的好奇與想像,其中主角魏松言心理師(蕭敬騰飾)經常在心理治療中使用催眠技術,其凸出的戲劇效果,成為戲劇中、螢幕上的重要元素。然而,真正的心理治療室裡,催眠治療又是如何呢?
      心理誌在去年10月曾訪問過黃天豪心理師談過催眠治療-催眠治療,跟你想的不一樣,這次繼續延伸探索,訪問在實務工作中常使用此技術的臨床心理師黃維仲,請他談談戲劇中的催眠與真實心理治療的異同。

催眠治療為何總是常做為戲劇的元素?


                影視作品或是文學小說常會在創作中加入催眠的元素,可能與其神奇或神祕的印象有關。約20年前,在台灣曾風靡一時的舞台秀,─「馬丁催眠秀」,人們在台下或螢幕前看著魔術師使用催眠技術造成上台者的行為改變,讓人感到相當不可思議,而為風潮;年輕一點的世代,則可能透過youtube頻道看到街頭催眠秀,如:心靈魔術,其行為改變的神奇效果,持續在人們心中挾著無限想像。
而催眠所謂的神奇與神秘也正是戲劇上必要的亮點或轉折,許多創作者演繹的相關作品,可能也源於這些集體印象。催眠元素雖然經常呈現在許多影劇中,但因時間長度的限制,不易完整的呈現真實催眠治療的樣貌,因此建議閱聽者不宜過度放大或將之類推到現實中。

常被用來做為戲劇效果的催眠技術,真的存在嗎?
        
        對於純粹的催眠技術來說,的確有一部分舞台或戲劇上呈現的效果是可能做到的,包括行為修正、知覺變化、甚至幻覺經驗等等。然而各種催眠技術的強度或速度都會被放大,這也造成與真實狀況的差距。
        在臨床實務上催眠技術不等於催眠治療,技術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卻不見得能夠符合案主在治療中的最大利益,治療永遠大於技術催眠治療的重點還是在於治療本身。一般應用催眠於心理治療中需要的技術層面其實沒有那麼多,也不一定需要用到深度催眠。在治療室中每一個現場發生的事都是可以討論的素材,目的都在於幫助個案如何面對他所面對的困境
        公視影集魂囚西門中,對麗華奶奶使用催眠的劇情,因陷入某些懸念而產生心理困擾,透過催眠在潛意識中引導、處理這些未竟事務。黃心理師表示:在催眠技術中涉及的記憶內容,常常不一定就是真實記憶,記憶本身在催眠歷程中常常不是可靠的狀態,但在感受上可能非常接近真實,甚至超越真實,所以在臨床上利用催眠去喚起或提取某特定記憶是非常不建議的。但如何帶領個案完成未竟事務或內在困境的處理,才是催眠治療的關鍵。」


催眠歷程可以如何呈現在影像上?
        真實的心理治療現場或歷程大多是沒有那麼外顯的,假設透過單面鏡觀察,可能只會看到治療師坐在椅子上對個案說話,甚至是半仰躺的姿勢,看起來像是進入睡眠的狀態,回應可能不多,這些真實畫面也不盡然神奇。而治療歷程的改變發生在個案大腦裡面,若透過心像的畫面呈現則可能是非常活耀的。
       對於觀眾來說,催眠治療在影像的呈現,除了被催眠後的不尋常的行為改變外,在拍攝初期,鏡頭常常會對焦於象徵物,像是懷錶,或是某一幅畫,當知覺被超載或麻痺時,再進行催眠指導。在催眠狀態中,腦中的畫面其實是非常發達的,會在腦中出現心像(image),比方說在引導下創造出令人放鬆的場景,影視作品也常會從此角度切入,窺伺腦中世界多樣化甚至超現實的畫面。
        黃心理師也推薦了幾部相關電影,最接近催眠治療概念的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雖然內容未直接提及催眠,但這部電影企圖呈現出意識的結構,而催眠的過程其實就像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搭橋,在不同深度的意識層面介入,像是時間軸上感受的改變,或是在最深層的意識放進一個念頭。
       「入侵腦細胞」 (In cell2000)這部電影描述心理學家進入病態兇手的意識中尋找線索,過程用了許多的影像來堆砌意識與潛意識,可以看到許多內在的狀態或創傷以具象的人物與物件呈現,搭配色彩光影或象徵技巧描繪出多元甚至詭譎的腦內心像。
        與催眠相關的電影還有 催眠大師」(2014),這部電影與「魂囚西門」較接近,包含權威式的清醒催眠,雖然為了滿足戲劇效果過度誇大技術,但架構上仍包含心理治的概念。

 真實的催眠治療重視和緩及合作的過程
            
                 催眠作品與心理治療的差異在於,影像作品追求的可能是快速與控制,為了讓觀眾看到某個技巧達成後的特定效果。而多數的心理治療追求的是和緩與合作,進行方式常常是隱喻與暗示,持續滋養、播種與發酵。
在臨床心理師的訓練過程中,即使接觸了不同學派或系統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但實際應用在個案時,仍偶有感到不足之處,特別是面對抗拒治療的個案。「催眠治療」有點像是繞過意識層,嘗試與潛意識溝通,可減少一些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僵化的思考抗拒或過度的理智作祟;透過這種特殊技術達成生理、心理及情緒上的放鬆,並獲得療癒與支持。

「催眠並不難,難的是當你把一個人催眠之後要做什麼?」。

現實中能夠做催眠治療的專業助人者,主要是合格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催眠技術容易學習,但心理治療概念則不容易掌握,催眠技術會讓人處在一個特殊狀態,雖然容易得到療癒但其實也是處於易受傷害的階段,因此「催眠治療」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必須經專業醫療的審慎評估視個別狀況進行療程,「催眠治療」在心理治療中雖有其特別之處,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訪談對象小檔案=====

受訪者黃維仲臨床心理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經歷:高雄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
現任: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採訪人饒家榮臨床心理師
喜愛旅行與建築欣賞,擅常跨領域溝通與合作,除了本業的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同時也進行使用者研究、展覽活動策劃及心理顧問諮詢的工作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理誌第45期春季號-3:動物溫柔的力量-淺談動物輔助治療

文章 |  葉明理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創會理事長 採訪 |   王淳慧   臨床心理師 何謂「動物輔助治療」? 所謂「輔助治療」是一種輔助性質的療癒方式,病患接受正規的療法(服藥或諮商)時,常會遇到瓶頸,例如心裡抗拒、體能等問題,因此近年來發展出一些另類的療法,來輔助正規治療。 「動物輔助治療」是一種以動物做媒介的輔助療法 ,它會有一個完整的治療程序。我們通常會先評估個案的狀況,設定符合個案需求的治療目標。針對這個目標結合適當特質的動物、設計合宜的活動,形成一個教案,再根據教案進行介入,期待介入結果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是動物輔助治療的流程。 目前有哪些機構在做動物的輔助治療? 台灣提供動物輔助治療服務主要的有兩個組織,一個是「 台灣狗醫生 」,一個是我們「 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與台灣狗醫生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很重視 「動輔金三角」 。 所謂「動輔金三角」就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動物輔助治療師」(簡稱動輔師)、「動物輔助治療員」(簡稱動輔員)及「治療犬」三者合而為一、互相協調的概念進行服務,三者以同等距離圍繞在服務對象周圍,其中與「狗醫生」最大不同就是「動輔師」。 「動輔師」 兼具助人及動物專業的橋樑角色,他需要以個案為出發點,評估個案的需求、設定治療目標、設計合適的教案。 我們希望動輔師本身是從事助人專業領域的工作者,而協會能提供動輔師「如何以動物為媒介,協助個體復健」的技巧訓練。凡是助人工作者都可以來報名參加動輔師的培訓課程,完成上課受訓時數、實習時數、繳交作業,我們就會頒發證書。 「動輔員」 通常是治療犬的主人,因為動物無法講話,需要一個對它很熟悉,能夠控制、引導它的人來完成任務。 動物(治療犬) 本身雖具有療癒的效果,但需要專業人員的引導,才能讓它們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動輔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技巧?治療犬需要通過哪些認證或訓練? 主人(動輔員)需要具備一些「引導狗狗在一個干擾多、壓力大的環境可以穩定出任務」的技巧。我們要求治療犬夥伴(主人與狗)在出任務之前都必須通過認證考試,一般狗狗沒有事先接受訓練,通常不太容易通過認證考試。 治療犬的認證需注意下列幾點:首先,這隻狗必須打晶片,確認狗與主人的關係狀態。其次,認證考試或每年換證考試時,需檢附當年度或 6 個月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44期秋季號-5 : 專訪 李慧芳臨床心理師

就心理治療所而言,台南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這裡的心理治療所不論是量或是質都很快速的發展中。這次訪問的是李慧芳心理治療所,它位於巷弄內,由李慧芳資深臨床心理師擔任所長,特別的是這治療所全由她一手包辨,在以下的訪問中,我們好奇著她如何兼顧複雜的行政和專業治療工作,以及她人生戲劇性的轉變。 問題一、想請您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成立治療所的起源。        我是國立中正大學心理所畢業的,一直以來,可能是生長環境家本身特質的影響,我從小對於熱愛心理學跟對於心理助人工作有很大的興趣,我很清楚我甚麼都不會,只有心理學跟心理治療是我的專長,自 93 年碩士畢業後,在職場上工作約五年的時間,自實習的時候就是待在醫學中心,深刻體驗醫療環境其實非常的操忙,要專心做心理治療並不容易, 93 年在考取心理師國家執照以後,先待過精神科診所做自費心理治療項目半年,工作歷程中,我感覺自費心理治療相當的貼近我自己的興趣,但當時可能台南的社會風氣,對於心理治療的接受度不高,我也太缺乏經驗跟見識,無人督導帶領之下,精神科診所也因為營運考量,最後開始要求要做很多健保項目,我感覺又開始變得無法專心在心理治療上,因此選擇了回到醫院希望能夠給自己選擇能夠穩定收入的工作,但情況仍舊重複發生了,健保的議題以及醫院營運的問題仍存在,又開始感覺到這些困境,就算醫院領固定薪,專業也無法實踐,心裡也不得安穩,觀察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短期是不可能改變的,一直鑽研心理學的我,不甘於只是在醫院淪為一個心理測驗技師,我覺得倦怠感太重了 ! 所以我決心脫離健保廉價壓榨的日子,加上我對於心理學仍舊有求知慾望,覺得自己讀得不夠,所以考量自己規劃,想攻讀博班,但我知道攻讀博班則無法勝任全職心理師的工作,所以我跟丈夫商量可以讓我一邊開業,一邊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我已經取得博士資格候選人,現在只剩下博士論文的產出,所以大致上這些年還算是過的去的。 問題二、在您心理師執業的生涯中,有遇過什麼印象中最有趣及最困難的例子嗎?      太多了,治療所的案例,永遠比在醫院所面臨的更鮮血淋漓,有的花治療費希望獲得我的情感關係跟愛的,希望我能夠支持他 ( 她 ) 的、或在諮商是企圖操控我傷害自己結束生命的 .......... ,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都不少,每次問題出現都是一個挑戰,而且不同的是,自己永遠是焦點

替代性創傷-捲入痛苦的漩渦~臨床心理師蝴蝶飛訊39期夏季刊~

替代性創傷-捲入痛苦的漩渦 文/孫莉晴 臨床心理師 現代的資訊傳遞便捷,只要打開電視,地震、空難、火災、工傷、氣爆、搶劫、性侵或謀殺...等災難危機層出不窮,直接經驗創傷事件的受害者(或倖存者),約有3%-58%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然而非直接經歷創傷的其他人,透過直接與受害者互動,或長期暴露在創傷的資訊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稱為替代性創傷症(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問題一:什麼是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看到別人受苦,很自然的,我們也會感同身受,想去關切受害者,看看有什麼事可以幫忙的,這是人性很美好的部份。 但若過於同理創傷痛苦,過度的去關心創傷事件的相關訊息,部分的人會產生如同經歷創傷般相似的負向情緒反應,當這些負向的感受開始干擾原本的生活時,就如同被捲入受創傷的痛苦漩渦之中,小心!這是替代性創傷。 問題二: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替代性創傷? 1.得知家人或其他關係親密的人遇到嚴重的創傷。 2.頻繁接觸受害者的助人者,例如:社工人員、心理治療師、志工,此外,救災一線的營救人員、醫護人員、殯葬業者和新聞工作者,親臨創傷現場,也容易發生。 3.雖未直接接觸到創傷現場或受害者,但是透過報章雜誌和電視網路,不斷接收到創傷事故的訊息,當個人心理上具脆弱性,像是幼兒、青少年、具焦慮或憂鬱等心理疾患病史者、敏感或情緒豐富者、經歷過創傷者、具慢性病史者、老人等,都是需要留心的。 問題三:如何辨識替代性創傷? 小孩可能突然出現哭鬧、不快樂、緊張、噩夢等負向反應,也可能出現不符年齡的退化反應,在遊戲和繪畫中可能反覆出現死亡或創傷相關的內容。 大人則可能突然的出現悲傷痛苦、過度緊張、不安、無助、害怕、混亂、易怒、不知所措、悲觀、失眠、噩夢、人際退縮等。 問題四:發現自己或親友有替代性創傷時,該怎麼辦呢? 發現自己出現替代性創傷症候群時,試著轉移注意力,減少接觸創傷相關的訊息,可以試著投入一些其他的活動,像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去旅行,或是安排規律的運動,可以的話,找親近信任的人,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如果身邊的人出現替代性創傷,可以做是陪伴和傾聽,不需要迴避談論創傷相關議題。如果是幼兒的照顧